个案管理护理在冠脉搭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10-22张萍珍吴桂琴周锦玲
张萍珍,吴桂琴*,金 晶,周锦玲,李 芬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深圳 518036)
冠脉搭桥手术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常用手术方式,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1]。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后,为改善其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术后护理服务[2]。个案管理护理作为一种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特征的护理方式,在冠脉搭桥患者护理应用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术治疗,改善其生存质量[3]。本文以我院收治的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为例,介绍个案管理护理在冠脉搭桥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以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行冠脉搭桥治疗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每组。其中,观察组的男性患者19例,11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65岁间,平均年龄(52.7±4.8)岁,大专及以上文化6例,高中文化12例,初中文化9例,小学文化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40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52.8±4.7)岁,大专及以上文化6例,高中文化11例,初中文化10例,小学文化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有比较意义。
1.2 排除标准
排除存在精神疾病以及存在意识、认知障碍患者;排除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指导,并在患者出院前就冠心病自我管理以及出院后复查、随访事项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
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由个案管理师对冠脉搭桥患者建立病例个案,带领小组责任护士负责实施治疗护理,全程跟踪督导,通过评估制定个性化整体连续的护理干预,监督与指导患者进行冠心病高危因素控制管理。同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冠心病自我管理教育指导,出院后通过电话通讯及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网络群及电话热线,由个案管理师在患者出院后的第2周、第4周,第1月、3月、6月进行监督与指导,将患者的各项监测要求及危急值发给患者,同时了解患者在院外监测的体重、血压、血糖值,指定饮食活动及用药,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康复等连续性服务,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
1.4 观察对比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二次住院、冠心病自我管理、生存质量变化等进行统计对比。其中,患者生存质量评价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方法对于干预6个月后的结果进行评分对比[4],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冠心病自我管理量分别采用量表进行评价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二次住院明显减少。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护理效果指标统计结果对比(n/%)
其次,干预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对比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研究干预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对比
3 讨 论
临床中,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方式,对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在提升其手术护理质量同时,促进患者治疗恢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5]。个案管理作为一种贯穿患者入院治疗至出院后家庭护理等疾病治疗护理全过程的方式,在实现患者健康行为改善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上文中,对我院收治的60例冠脉搭桥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冠心病自我管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对冠脉搭桥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疾病健康行为,在促进患者疾病治疗恢复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个案管理护理在针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对患者实施全面、连续以及综合性的护理支持基础上,还通过帮助患者参与到自身的疾病治疗和护理管理中,在实现其治疗依从性提升的同时,对冠心病高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和管理,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减少疾病发生可能,避免二次住院,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当前,个案管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已经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总之,个案管理护理在冠脉搭桥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疾病治疗依存性与健康知识知晓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