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

2018-10-22郑红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致残率死亡率流程

郑红娟

(靖江市新港城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脑卒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部组织损伤是导致急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不仅死亡率较高,且致残率也较高。此外,在急性脑卒中还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症状,为此这也就导致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因此,在面对急性脑卒中时,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而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探究分析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所具有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36例。在观察组内有男性患者的20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58.6±1.5)岁;在对照组内有男性患者的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58.6±1.5)岁;病理类型主要可分为脑梗死以及脑出血;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流程,主要可包括接诊、挂号、病情评估以及急救措施的开展;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主要可分为四个方面,即:(1)急救人员和急救物品做好准备工作;(2)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配合,在十分钟内完成患者的病情评估;(3)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4)做好患者的搬运护理工作[2]。

1.3 统计学分析

在本文中的研究数据应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进行统计并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统计以x2检验,若检验所得的P值<0.05,则代表所对比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和确诊到治疗时间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时间和确诊到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和确诊到治疗的时间(分钟)

2.2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也较低,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3 讨 论

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是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主要目的,而治疗效果的好坏则与早期诊断密不可分,缩短了干预时间,争取到了最佳时间采取针对性治疗,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治疗效果。此外,通过研究发现,在急性脑卒中多伴有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

就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而言,在采用该护理流程的情况下,在接诊到急诊结束前这段时间内,即对疾病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同时也确诊了诊治方案,此外对护送方式也进行了确定,防止了盲目采取急救措施的情况,达到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目的。具体而言,诊断信息传达不及时造成急诊环节无法有效衔接以及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较为复杂是导致急诊治疗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则主要诊断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改善。而从而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接诊到确诊时间和确诊到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也较低,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卒中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显著,即缩短了接诊到确诊时间和确诊到治疗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致残率死亡率流程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