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一扇窗:走近失智症

2018-10-22张佳赵柯湘

益寿宝典 2018年5期
关键词:智症记忆力老化

文/张佳 赵柯湘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显得年轻又充满活力。但是,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失智症。

什么是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大类疾病,由脑部疾病或损伤引起,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伴其他认知功能损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失智症俗称为“痴呆”。但失智症并不完全等同于痴呆,而且痴呆含有“呆、笨、傻”的意味,显得颇不尊重,因此现在多以“失智症”代称,意指失去智慧、大脑认知功能退化。

失智症的两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记忆减退是正常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记忆会有所衰退,就像年老时肌肉不再那么健壮、皮肤不再那么光泽柔嫩一样。但这种记忆力轻度下降的现象不是常常发生,不会短时间内加重,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显著困扰。

许多人认为,人老了记性不好是正常的现象。殊不知,“常忘事”、“情绪大变”、“常算错账”等,这些人们笑称的“老糊涂”现象,却很可能是失智症的前期表现。许多人将疾病早期症状与自然衰老混淆,当老人发生了“走失”等严重情况后才就医,错失了最佳的诊治时机,造成难以弥补的终身遗憾。

误区二:误把老年良性健忘当作痴呆

正常老年人偶尔也会出现健忘,如找不到钥匙、想不起熟人的名字、忘了某个字该怎么写、走到房间却忘了要做什么等,但这种健忘并不是常常发生,并且通过之前在做什么事情、走过哪些地方,可以帮助自己回忆起来;即便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可能过一阵子或旁人稍作提醒就会恍然想起。有的老人对这种偶然的健忘过度在意,怀疑自己得了失智症,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这只是正常的老年良性健忘。

如何正确区分失智症与老年良性健忘

需要强调,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由疾病所致。失智症的记忆力及其他认知功能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

老年良性健忘者经提醒通常可想起大部分的事情;失智症患者所遗忘的事情较多,发生频率高,提醒后还是毫无印象,有时否认曾经发生的事或说的话,甚至恼羞成怒。

老年良性健忘者除了记忆力轻度下降,没有其他认知问题。失智症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均减退,语言、计算、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降低。

老年良性健忘者生活自理能力通常不受影响;失智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直至丧失。

老年良性健忘者的自我意识通常较强,会为记忆力下降感到苦恼,常用记备忘录的方式来防止遗忘;失智症患者对认知功能下降毫无察觉,且不会因此烦恼,思维日趋迟钝,语言日趋贫乏,常缺乏幽默感。

失智症应早诊早治

早就诊,早诊断:失智症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诊断及治疗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建议最好选择开设记忆障碍门诊的医院进行就诊。通常老年病科、神经内科和精神科是失智老人就诊的主要科室。

早期治疗,延缓进展:某些疾病引起的失智症是可逆的,随着疾病的痊愈,认知障碍可以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然而,更多的失智却是由退化性疾病导致的,如阿尔茨海默病。尽管目前尚没有阻断或治愈这类疾病的药物,但早期积极的治疗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定期随诊,坚持治疗:失智症包含多种类型,病情轻重程度千差万别,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失智症的治疗周期长,所以一定要记住的是:坚持服药,配合医生的随访计划,按时就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何正确面对失智症

作为老年人,如果您不幸被诊断患有失智症,应该积极面对,正视疾病带来的不便,保持乐观心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封闭自己,多多参与集体活动。

“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乐观积极的心态,是对抗疾病的良药。让我们携手,发现并打开这扇窗,让温暖的阳光驱散阴霾,直射进失智老人的心底。

猜你喜欢

智症记忆力老化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你的记忆力好吗
远离失智症,让晚年更幸福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非凡的记忆力等
中年太瘦,将来失智风险增加
杜绝初春老化肌
超强记忆力
抑制热老化的三效催化剂技术的开发
测测你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