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小的孩子就得推出去练练吗

2018-10-22彭滟岚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注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中国生殖健康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七店员陌生

文/彭滟岚(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 注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请问给孩子办卡游泳有必要吗?”

一个妈妈给我留了言,经过交流发现这可不是咨询游泳对孩子有没有好处的问题。

兜兜绕绕一大圈,终于知道了这位6个月男孩妈妈的困惑:“我和他爸爸第一次带着他去游泳。一进游泳馆的店就感觉他挺紧张的,游泳馆店员逗他就哼哼着小声哭,把头埋进我怀里。然后一个店员就带我们去游泳的地方,刚把他放下脱衣服,他就开始大哭,套上游泳圈后哭得更厉害了,放到泳池里稍微好点,但还是一直哭,一直哭到整个过程结束,穿好衣服,我抱着他才不哭,期间我和他爸爸一直在他身边,不停地安抚他、亲吻他,可能因为环境陌生还有那个陌生的店员帮他脱衣服、做按摩、教游泳,他一直哭得停不下来,除非我单独抱着他,他才哭得小声些。”

看完妈妈的留言,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恐惧和无助,还有妈妈心里的纠结:这哪是带孩子去享受游泳啊,这分明是带孩子去受煎熬啊!

我脑中充满了疑问:妈妈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孩子的感受,这是多么不好的一种体验,就算游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再好,可是孩子因为情绪体验不好,运动给他带来的好处全被隔断了。

“我个人感觉不愿意让孩子一边哭一边完成游泳、做操那些项目,但是听店员介绍说必须迈出这一步,孩子才能更加活泼勇敢,游泳也有利于健康,我丈夫担心他总这么认生会变得内向,我就动摇了。听说认生的孩子多出去见见生人就好了,但是我对这个说法持怀疑态度,再鉴于他只是对一部分人表现得害怕,有的人就不认生,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就来请教您了。”

孩子的妈妈提到了“认生”,一般来说孩子七八个月才会开始认生,而且一旦开始认生,会针对除了家人之外的任何人,不会“挑肥拣瘦”的,她的孩子才6个月,“他只是对一部分人表现得很害怕”,这些都不太像认生的表现。

“孩子平时谁带?见的人多吗?”我想先考虑一下养育的因素。

“平时我和他姥姥带,他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也能逗他玩一会,每天上午他睡起来带他出去玩一会,每天在外面晒太阳两个小时左右,也和其他人说话,让他和其他小朋友拉手。”

对于刚满6个月的孩子来说,每天在外面转2个小时还和别人打招呼还是可以的,这个因素排除!

那再问问认生。“孩子在什么时候开始认生的?认生的时候是什么表现?”

“第一次发现他认生是4个月的时候,他奶奶从老家来看他,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要抱他,结果一抱他,他就号啕大哭起来,哭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以至于我抱回来以后他一看到奶奶就哭得不行,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稍微好些,但隔段时间再看到奶奶还是认生,奇怪的是看到爷爷就不哭。”

看完这段话,我立刻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女儿小七1岁前是外公、外婆帮忙带,爷爷奶奶偶尔来看看她。有天我和爸爸带着小七去地铁口接爷爷、奶奶,当时奶奶一见到她就把她紧紧搂在了怀里,那个亲啊。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公园随便让人亲、让人抱的小七突然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很巧的是,当时小七也是4个月。我们困惑极了:是刚才经过的桥上风大吗?不会吧,在桥上等了好几分钟了,风一直吹着,为什么偏偏等奶奶抱着了才哭?难道会是认生?4个月的孩子应该还没到认生的年龄啊……

当天上午小七一直不让爷爷、奶奶抱,直到下午爷爷、奶奶走的时候她才配合着玩了一会儿。晚上来了个朋友看小七,还是个男的,我想机会到了,刚好让这个叔叔来测试一下小七是不是认生。本以为她会像上午一样大哭,但没想到她很平静地让叔叔抱着,还在叔叔的怀里和叔叔咧嘴笑,这和上午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没有在书上找到直接的答案,只是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关于4个月看到奶奶大哭,就我个人经验来说,那并不是认生的表现,孙子都4个月了,奶奶在老家得多想念啊,所以见到孙子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强烈的情感(有类似经历的家长,这种情感中包含的复杂情绪,你懂的),而孩子天生就有感知大人情感的能力,但他承受不了,于是就变成了一种恐惧。爷爷相对而言较为克制、能控制情绪,所以他可能没有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恐惧感。

这个孩子可能还没有进入全面认生阶段,正如妈妈所描述的,孩子一进店里就感觉到紧张,套上游泳圈更是紧张,是陌生的事物让他感受到了恐惧,这种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情绪。

认生是孩子认知发展的结果,恐惧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所有陌生的人感到恐惧,因为他能够分辨出来谁是安全的亲人,谁是可能会产生危险的陌生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体现,所以这个阶段需要家长不断地拥抱他,告诉他“没关系,妈妈在,妈妈会保护你,你是安全的”,这也是一个安全感建立的过程。

如果这个阶段把孩子推给陌生人,会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恐惧,而且让孩子误认为妈妈不爱他了。

什么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特别是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逐渐进行,孩子需要推出去见人,但不是完全让陌生人来操控,而是需要家长的陪伴。

课程再好,不能让孩子哭着完成,特别是课程还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一个陌生人来操作,孩子还要经历一个陌生的活动。所以如果这个课程到了某个阶段可以让家长来操作了,那样孩子接受起来才会更顺利。

猜你喜欢

小七店员陌生
小七泡泡儿童自动感应泡沫洗手机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多功能
我的机器人朋友
我们分手吧
当个店员不容易
很快就会冷的,请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