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鸭汤、猪骨汤、鱼汤的“养生神话”,可信吗
2018-10-22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
认为喝肉汤可以“补营养”是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个大误区。大量研究表明,肉汤里面的营养价值不到肉本身的10%。汤的营养全部来自原料,原料中有水溶性的营养素和非水溶性营养素,水溶性维生素C、矿物质会少部分进入汤内,非水溶性的蛋白质90%~93%仍留在肉里,汤里仅有一些氨基酸碎片,汤里的营养素含量不足总量的10%。
另外,肉汤中嘌呤含量高,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患者和血尿酸浓度偏高的人都应慎食。
鸭汤能量高营养少
很多人喜欢喝鸭汤,实际上鸭汤里的营养价值并不高。鸭汤中氨基酸含量少,另外,蛋白质和维生素都被破坏了。虽然营养价值不高,但是鸭汤的能量很高,尤其是和鸭架一起吃的时候。
吃烤鸭的人一般都喜欢把剩下的鸭架子做汤喝,鸭汤油多,于是有人说醋可以解油,实际上醋只起到了提味的作用,除非把整个鸭架都泡在醋里,否则是没有降低脂肪的作用的。
如果实在想喝鸭汤,一次一小碗就足够了,不要多喝。
猪骨汤补不了钙
很多人认为猪骨汤可以补钙,但实验证明,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每100毫升的牛奶里含有约104毫克的钙,而每100毫升的猪骨汤里只含有约2毫克的钙,其含量与自来水相似。
人们喜欢把骨头和钙联系在一起,以为喝骨头汤就可以补钙,实际上骨头中的钙结合得很紧密,就算是吃骨头补钙效果也不好。
甚至有人认为骨髓可以补钙,这种想法更是错误。骨髓里含有大量胆固醇,但没有钙。还有人认为往骨头汤里加醋可以把钙置换出来,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
鱼汤里面没精华
鱼汤鲜美,但鱼汤里面并没有多少营养,营养几乎全在煲汤的鱼肉中。
一方面,三高人群不宜喝鱼汤。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鱼汤里面主要是多余的油脂、氨基酸碎片,营养价值有限,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胆固醇患者来说是不宜常喝的。常喝鱼汤会导致热量超标,诱使血压、血脂、血糖及尿酸增高,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血脂偏高者如需要补充蛋白质,可以用白菜豆腐汤取代鱼汤。
另一方面,“奶汤”实为乳化脂肪。很多人迷恋乳白色、浓稠的汤汁,这种汤汁的形成过程是脂肪乳化过程。在熬制鱼汤的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鱼肉中所含的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常喝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