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8-10-21何国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观念能力

何国超

摘 要:审美教育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具有无比丰富的美育内容,是美的载体,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审美教育 观念 能力

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它不能枯燥说教,也不可面面俱到它必须在激发起学生审美愉悦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比如说, 欣赏小说的重点就应放在人物形象的审美上, 因为只有通过人物形象的真假、美丑的欣赏,才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受到美的启迪。

一、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引导学生感知美,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作品的美, 具有形象的可感性、直接性, 离开了具体,美就不复存在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 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黄山的秀美; 西湖的艳丽; 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 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 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景色。此外,“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 大江東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 无不充满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美的特点, 捕捉形象进行分析, 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 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 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他们感知美, 热爱美。例如, 讲《雨中登泰山》, 教师要通过讲述, 引导学生追寻作者的踪迹,神游“ 五岳独尊”的泰山胜景, 领略那“ 雨中的山岚烟云”,“ 水墨山水画似的层峦叠嶂”,让学生从中获得美。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要准确地理解美、鉴赏美, 必须要有准确地把握美的能力。由于美的性质是由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所以, 认识一个具体对象是美是丑,不仅要观察他的种种表象, 更重要的是要剖析他的内在本质。在审美教育中, 我们必须帮助学生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剖析美的本质属性,了解美的现象与美的本质的关系, 从而获得对美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如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通过一个几乎滑稽的阿q形象,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部小说在发表之出都认为是喜剧,这被鲁迅批评,阿q的外形虽然可笑,但他承载了鲁迅对旧中国劣根性的深刻认识。自欺欺人,自高自大,自我矮化等等。要理解阿q的整个人物形象,只有从他的历史背景入手,不能只是从文本本身的语言上得出一个滑稽漫画般的形象,那就同鲁迅最初写这个人物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三、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其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以其语文能力为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还须帮助他们学习文化, 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训练:

1.抓住语言, 找准“美点”

语文课文是以语言为工具的, 占课文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 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通过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的时候, 都是在对作品语言美和艺术感染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 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 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 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2.巧设问题, 启发心灵

课文中有些画面是很美的, 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 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时,教者应巧妙设置问题, 启发学生站在一定高度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 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感受, 为什么说成“出”, 能否改成“立”? (以动写静, 画面有动态美。)

(2)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 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

(3)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 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 那种激情是什么?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经过这样设疑、启发,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 提高鉴赏水平。

3.激发想象, 创造情境

教者可以用丰富的语言, 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要引导

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 增强美感体验, 提高审美水平。

4.反复朗读, 反复品味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 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 富于辞采, 富于音乐美, 朗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以上方法, 可独立运用, 也可互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可操之过急, 应是“熏陶渐染, 潜移默化, 循环往复, 逐渐加深”。此外, 要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防止简单化、模式化、孤立化。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观念能力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