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黑头病的临床特征、剖检变化、诊断和防治
2018-10-21周建波
周建波
摘要:蛋鸡黑头病是一种原虫病,主要特征是便血、贫血、盲肠溃疡以及肝脏发生坏死,通常是1-3月龄雏鸡容易发生,成年鸡也可感染,但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该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病鸡康复后生长迟缓,产蛋率降低,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鸡;黑头病;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80-01
1 发病特点
组织滴虫是引起黑头病的病原,也叫做盲肠肝炎单胞虫。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春末至初秋温暖季节发生,且鸡、火鸡、雉鸡以及鹧鸪都能够感染发病。鸡通常是由于食入异刺线虫卵(含有组织滴虫)而出现发病。另外,蚯蚓、蟋蟀、蝇类等也可在食入这种异刺线虫卵而变成贮藏宿主,在鸡食入以上贮藏宿主后也可出现发病。雏鸡的易感性较高,且感染后病死率也较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病死率可达到50%~85%;成年鸡感染虫体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而往往作为带虫者持续散播病原。鸡群的管理水平低下、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光线不足、通风较差、过于潮湿、饲料品质差、缺少某些营养物质等,都能够诱发该病,还会造成该病的流行,并促使病情加重。
2 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具有2~3周的潜伏期。病鸡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闭目缩头,双翅下垂,羽毛蓬松杂乱,打瞌,独处,怕冷,伴有轻鸣,头部呈紫蓝色或者黑色,走动时如同踩高跷。急性发病时会排出带血粪便,大部分会发生死亡;慢性发病时会排出浅绿色或者淡黄色稀粪,机体日渐消瘦,有些由于食欲废绝、严重衰竭而死。
3 剖检变化
盲肠一侧或者两侧都发生出血性炎症,典型病鸡的盲肠发生肿大,含有大量坚硬、干燥、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将肠管被堵塞,将其取出可见肠管只存在菲薄的肠壁浆膜层,而黏膜层和肌层都发生破坏。切开凝固栓子,可见横断面呈同心层状,外层为黄色或者灰白色的坏死物,中心为黑红色的凝固血块。有少数病鸡的盲肠黏膜发生出血,有所增厚,并出现溃疡,且有干酪样坏死物附着于溃疡表面,溃疡可穿破肠壁即可导致腹膜炎。另外,肝脏也会发生特征性病变,体积增大,表面存在稍凹陷的溃疡灶,呈圆形或者不规则形,且病灶数量和大小不等,有时会相互融合形成大面积溃疡区。
4 诊断
初步诊断。根据该病的发生季节以及病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发生鸡黑头病。
实验室诊断。涂片镜检,无菌条件下取病鸡肠、肝脏、脾脏组织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没有发现任何细菌。分离培养,无菌条件下取病鸡肠和肝脏坏死组织,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72h培养,没有长出菌落。虫体检查,检查病死鸡的新鲜盲肠内容物,具体操作时先在发生病变的盲肠和肠壁之间刮取少许的病料,将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37~40℃生理盐水搅拌均匀,盖上盖片后马上放于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检查;结果表明盲肠中存在球形的组织滴虫,大小在16μm左右,且在温度适宜的情况(即37~40℃)下会作急速钟摆状运动或者旋转运动,在调节光源下观察,可见虫体生有一根细长的鞭毛。
类症鉴别。鸡黑头病与鸡副伤寒、鸡坏死性肠炎、鸡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相似症状是病鸡精神萎靡、采食减少、畏寒怕冷、腹泻以及便血等,但有时患有黑头病的病鸡头部皮肤会存在瘀血,变成蓝紫色。为进一步区分则要进行剖检,对病理变化仔细观察,之后通过实验室诊断来确诊。
5 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鸡群中只要出现发病,要立即隔离病鸡。先是全面清扫鸡舍,接着使用消毒药进行严格消毒,之后才可使用药物对发病鸡进行治疗。病鸡可按体重使用30mg/kg复方敌菌净,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注意首次剂量要加倍,连续使用10天。也可在饲料中加入30g/kg板蓝根冲剂混饲,连续使用3天。为提高病鸡抵抗力,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可在饮水中添加5%氟哌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B族维生素以及适量的糖盐水,连续使用5天。经过1周,病鸡改为按体重投服25mg/kg盐酸左旋咪哇,以将体内的异刺线虫驱除,并将传播组织滴虫的途径被切断。
加强饲养管理。鸡群要供给搭配合理的全价日粮,同时供给充足的青饲料。加强卫生消毒,鸡舍内要保持干燥、通風良好,定期更换垫料,经常清除粪便,不可出现局部湿度过大或者堆挤过多粪便,避免鸡群过于拥挤,防止饲料和饮水污染含有虫体的粪便。为确保环境卫生良好,要定期进行消毒,如运动场、鸡舍常用3%氢氧化钠等消毒药进行消毒。清除的粪便必须采取堆积发酵处理,还要喷洒适量的消毒剂,以将虫卵杀死。组织滴虫的贮藏宿主为蚯蚓和异刺线虫,为此要定期清除蚯蚓和异刺线虫,场地表面上的松土要及时铲除,接着将地面压实,避免大量蚯蚓活动。鸡群定期使用驱虫净进行驱虫,可按体重使用40~50mg/kg,与饲料混合后投喂。由于成年鸡是组织滴虫的携带者,会导致雏鸡感染发病,为此要求分开饲养幼鸡和成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