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2018-10-21王延秋
王延秋
摘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感染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病菌而导致的慢性或者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或者中等致死率,这主要是由病菌的毒力决定。该病是养禽业中经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既会对蛋鸡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导致养鸡场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且可产出污染病菌的鸡蛋,危害人类健康。
关键词:蛋鸡;沙门氏菌病;病原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61-01
1 病原特征
在自然情況下,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土壤中生存长达14个月,在鸡舍内能够存活至第2年。但沙门氏菌的耐热较差,经过5min的煮沸处理就会被杀死,在温度70℃条件下处理20min可被杀死,且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苯酚(石炭酸)、甲醛溶液以及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消毒液可快速被杀死。鸡沙门氏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容易形成耐药性,在使用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时,会躲进体细胞内躲避药物的作用,导致很难治愈。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靡,闭眼或者半闭眼,呈昏睡状,采食减少,饮欲减退,羽毛蓬乱且失去光泽,机体瘦弱,嗦囊空虚,初期排出黄白色或者黄绿色的稀便,其中混杂气泡;少数病鸡的鸡冠边缘变得苍白,并发生萎缩;整个鸡群的产蛋率降低18%左右,容易产出软壳蛋、自壳蛋、沙皮蛋、畸形蛋。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发现有的肝脏呈土黄色,存在砖红色条纹,并发生肿大,质地较脆,实质出现灰自色坏死灶,直径在2~4mm,有时肝脏发生破裂、出血,有时肝脏还呈铜绿色;脾脏也发生肿大,可达到正常大小的3-4倍,表面存在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灰自色坏死点;胆囊也发生胀大,含有大量暗紫色的胆汁;心肌出现结节隆起;少数肺脏发生充血,表面存在点状结节;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肠壁明显变薄、透明,肠黏膜发生脱落,有时盲肠内存在干酪样的白色凝块;泄殖腔里面存在白色稀粪,并散发恶臭味;输卵管内存在黏液,褶皱均匀且发生出血,卵泡发生出血、变形、液化以及坏死,没有成熟的卵泡呈现珍珠样变性,个别输卵管和卵巢都发生萎缩,有时甚至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4 实验室诊断
涂片镜检。取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直接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即先用结晶紫进行1~2min染色,水洗后加入碘液再进行1~2min的助染,再次水洗,然后用95%酒精进行30s的脱色,再次水洗,之后使用沙黄染液进行0.5~1min的重染,水洗后用滤纸吸干即可放在10×100倍的油镜下检查,没有看到典型的细菌。
增菌培养。取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输卵管、异常卵泡1~2g,充分剪碎分别放入试管(已经装入10mL的煌绿蛋白胨增菌液)中,放在37℃温箱中进行24h培养。
分离培养。取以上增菌培养物在S.S选择培养基上以划线方式接种,置于37℃温箱进行24h培养,可见培养基上长出无色透明的圆形菌落,表面光滑。
菌体初步确认。采取平板凝集法,即用接种环圈蘸取3~4环沙门氏杆菌A-F群O多价血清抖落于载玻片上,再使用接种棒挑取少许分离培养得到的典型菌落放在玻片上,混合均匀,同时使用大肠杆菌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是否发生絮状凝集沉淀,从而可初步筛选出沙门氏菌。
5 防控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病弱鸡要采取淘汰处理,病死鸡尸体必须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同时,采取带鸡消毒,以将病原菌和蚊、蝇等传播媒介杀灭。全群鸡饮水中添加氧氟沙星可溶性粉,按200L水用药100g,连续使用3天。鸡群精神和采食状况正常,蛋壳质量好转,停止用药后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连用饮用5天,此时产蛋率和蛋壳质量都恢复正常。
检疫净化。原种祖代鸡,母鸡第1次普检适宜在100~130日龄进行,对于不达标的要经过30天再次检查,第2次普检选在280~310日龄进行,如果连续2次的检出率都在0.1%以下,之后改成每间隔3个月进行1次抽检即可,注意每次抽检都要在20%以上,抽检不达标时要求再次进行普检;公鸡要每个月都进行1次普检;对于全部抗体阳性鸡要采取淘汰处理。父母代鸡,母鸡普检方式与原种祖代鸡相同,如果连续2次检出率都在0.3%以下,之后改成每3个月进行1次抽检即可,确保每次抽检比例都要在10%以上,对于抽检不达标的要再次进行普检,公鸡每个月进行1次普检。商品代鸡,只需要在100~130日龄进行抽检即可,检测要按照鸡沙门氏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操作,要求抽检比例在5%以上,据此对父母代种鸡场鸡沙门氏菌病的净化效果进行评估。
加强饲养管理。根据蛋鸡品种、日龄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采取定人、定群饲养管理,调控鸡舍温度、湿度适宜,尽可能避免发生应激。对于开放式鸡舍,在恶劣天气和气候骤变,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时,要注意夜间适当加强保温。保持舍内通风良好,从而防止存在过多的有害气体。保持清洁卫生良好,对清出的粪便、污水以及病死鸡都要采取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