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研究

2018-10-21黎永忠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资源利用废弃物

黎永忠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实现现代化的生态养殖模式。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现代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49

0 引言

养殖业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丰富的食物,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养殖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不仅耗能高而且对于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禽畜养殖的污染高、产量大、处理成本高、综合利用效率低,对于农村环境的污染产生了巨大的影響。通过对畜禽养殖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我国养殖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更好的促进我国畜禽业转型与升级。

1 当前农村养殖的污染现状

所谓的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就是指畜禽的粪便和污水。由于畜禽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能够作为肥料利用到种植业中,促进土壤环境的循环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畜禽养殖业加工比重小,技术落后,高耗低能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粪污处理的效率。为此必须要积极促进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化。

1.1 农村养殖业发展不完善

在当前环境下,乡镇企业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招商引资,在招商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资质管理要求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大批量低端制造产业集中进入农村地区Ⅲ。为了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加强对外联系,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农村地区开始不合理的修路和开矿,这些人工操作很容易改变农村的地质环境,加剧了对于河流污染。尤其是很多低端制造产业,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将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和生产垃圾,直接排向河流或沟渠,导致对河流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而这些生产垃圾很容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二次污染,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在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的造纸厂。在造纸的过程中,必须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处理污水的成本非常高。很多造纸企业为了经济效益而排放污水;还有很多的工矿企业,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严重的破坏了地表结构,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2]。这些不合理的开采行为以及生产建设行为,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导致水土流失问题,进一步影响农业资源的生产。

1.2 农药化肥的过量排放导致农村水污染

很多的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只有加大对于农药化肥的施放力度,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农民施放的化肥只有1/3能够被农作物所吸收,其余的1/3会进入到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会进入到土壤之中。这些富含硝酸盐的氮肥和磷肥,很容易导致土壤富营养化程度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化学有毒农药占据了95%以上,而这些农药和化学物质有20%可能会附着在农作物上,剩余的全部都进入到土壤水体之中。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对于土地的肥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出现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板结化等问题,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农用薄膜的推广,很多农民在使用完农用薄膜之后,没有及时的将薄膜清理干净,导致农用薄膜在土壤中残留,而这些物质在自然降解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渗入到地下水环境中,对人体产生影响。

1.3 牲畜粪便导致农村环境污染

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很多农户开始积极养殖牛羊等牲畜和家禽。但是这些动物产生的粪便往往缺乏有效的处理,直接露天堆放在道路两侧,很容易渗入到地下,对农村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可以随着雨水流入到河流中,对农村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扩大了污染区,而且如果农村牲畜家禽粪便没有及时处理,很容易在粪便中蓄积大量的致病细菌,导致农村人口感染疾病的几率极大提升。

1.4 生活污水

农村人口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的意识,养成了各家随意乱丢垃圾[3]、乱倒废弃物等习惯,对农村的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同时农村人口没有意识到生活污水的危害,而直接将污水随意倾倒,导致污水中含有的氮磷致病细菌长期渗入到地下,最终造成农村地下水环境出现恶化,而且很多农村居民饮用的大多为不经任何处理的地下水,很容易给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2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化的意义

现代生态养殖就是通过对自然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保障当前的畜禽养殖业符合生态文明环保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促进畜禽养殖业的转型与发展,实现绿色升级。

通过坚持生态循环农业实现种养结合,能够有效的增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畜牧业作为承上启下的产业可以加强种植业与加工业的联系与融合,并且实现因地制宜发展农牧结合,实现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基本原则。通过畜牧业的转型与升级,能够保障养殖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改善,建立以畜禽养殖业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加大农业资源废弃物的可占用率,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资源生态链,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建立生态农业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资源循环链的创新发展,将整个畜禽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对畜禽养殖源头的摄入进行精准控制,实现营养降低排放,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提高畜禽废弃物的利用效率。例如在饲养畜禽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建立资源节约与安全型的养殖体系,从根本上避免由于畜禽养殖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减少抗生素的添加,可以有效避免动物粪便的重金属离子渗入地下水或者土壤。

3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及模式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以及加工业进行充分融合。通过这些产业的有机整合能够实现整体生态链的循环发展,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农业资源节约效果,并且通过多层次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可以实现因地制宜的转型与升级,通过打造新型多层次循环生态农业系统,可以依托当地生态资源的优势来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从目前来看,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3.1 猪一沼一菜模式

通过建立沼气池,并且配备一亩左右的露地菜,能够使猪排放的粪便进入到沼气池中,利用沼气作为底肥,沼液作为追肥,并且沼液还能够有效的抑制病虫害,实现绿色养殖的效果。同时人畜粪便也可以进入到沼气池内,通过利用沼气作为能源资源来源,不仅大幅度减少了能源资源的利用,而且还可以提高产量使得蔬菜品质大大提升,养猪的经济成本也能够明显下降。

3.2 鱼一桑一鸡模式

所谓的鱼生鸡模式,就是在池塘周围种植桑树,桑园内放养野鸡,通过将鱼池内的淤泥以及鸡粪作为桑树的肥料,蚕蛹以及产业为基,而蚕粪喂鱼,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

4 结束语

通过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进行分析,能够提高现代农业的循环发展,提升生态养殖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宾幕容,文孔亮,周发明农户畜禽废弃物利用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462个农户的调研[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 (4):37-43.

[2]禹振军,熊波,李海泉,等北京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循环利用机械化技术模式探讨[J].农业机械,2018(1):96-98.

[3]宾幕容,文孔亮,周发明湖区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和行为分析: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7, 37 (9): 185-191.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资源利用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
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建议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浅谈左权县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保障动物产品质量
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存在的问题探析
河南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欧洲废弃物治理:挑战中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