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生的大学语文教学探析

2018-10-21杨玉春

速读·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杨玉春

摘 要:本文针对工科学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分析了学生普遍表现出的两极分化的学习兴趣、难以投入的学习感悟、过于内向的学习态度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并从激发兴趣、合理引导、量化考评、反思深化四个角度去加以解决。

关键词:工科生;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与文科生相比较,工科生的《大学语文》教学体验,是大不相同的。走进阶梯教室,面对的是百多名莫名其妙的男生和少数几个面带纠结的女生,这种感觉,奇妙而无奈。但是,一节课讲好了,收获的快乐,也是无与伦比的。

一、工科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特点

与文科生相比,工科生对语文课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无感就是无感,真爱就是真爱。他们不会为了不感兴趣的东西付出太多,但也会为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废寝忘食——据笔者问卷调查,《大学语文》开课以前,大概有五成的学生直言对此不感兴趣;还有三成,希望课堂上会听到且只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最后两成的学生对这门功课翘首以待,认为这是他们最想听的课程。所以,讲好《大学语文》课,满足真爱粉,留住挑剔者,扭转不感兴趣者的态度,是个三合一的难题。

工科生经过多年的专业课学习和实训,多多少少养成了严谨认真的态度。好的方面是理性思考能力极强,分析问题思路清晰,有利于文学理论的理解与吸收;坏的方面是感性认识欠缺,很难形成共情,不利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体会。据同学们反映,他们在业余时间更喜欢拿手机玩玩“绝地求生”之类的游戏,而不是像文科生一样更多的时间是在捧着手机看视频,读电子书。《大学语文》毕竟只是一门基础课,在这个课堂上全面讲解文学概论未免为时过早。于是,在课堂上理性分析与感性体会所占的比例,是一个两难的取舍。

一般的学生,都会直言不讳的告诉老师自己对一门功课的看法以及需求,但是工科生轻易不会这么做。很多时候都感觉工科学生在待人接物上总是体现出羞涩内向的特点,这实际上是与他们的学科性质密切相关,毕竟性格外向嘻嘻哈哈还取得极大成功的科學家是极少数,学生时期便严肃认真也挺好的。但是,成功的语文教育是要帮助人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上取得长足进步的,帮助工科生走出自己的误区,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工科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面对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可以分四步走。

1.激发,解决部分学生“学它干啥”的疑问

语文有什么用?《大学语文》学不学有什么差别?这些疑问不仅来自于工科生,就连我们的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有过迷茫。我觉得可以借用何二元教授的一段话来回答“大家似乎忘记了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即它是一门形式训练课,语文课则是要在教练员的带领下让学生实际下水训练”。也就是说,大学里的语文课,不再是老师掰开揉碎了的学习过程,而是学生带着疑问去和老师、同学探讨、分析,最后得到结果,获得提高和升华的过程。这种学习,最终是一种母语学习,是母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就是这么重要。

2.引导,化解大部分学生“怎么学它”的困惑

大学的课程不同于中学的课程,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相比较,体系上更注重历史性,内容上更注重开放性,教学上更注重知识性,目标上更注重应用性。作为一名活跃在工科生课堂上的《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的语文课与中学生的语文课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更系统、更深化、更包容、更开放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内容固然重要,利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去面对更多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文字内容更重要,利用课堂上获得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更多的现实中的问题最重要。至于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什么的,那就是“师傅引进门,造化在个人”的事情了。

3.评价,量化全体学生“我学了啥”的标准

有些学科,诸如数学物理之类,学了一个定理,就要用它解决一些问题,从而验证学习的效果,《大学语文》则不然。丰富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学修养;让学生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铸造自己健康的人格;引导大学生用新的文化视角来看待社会、看待人类;传播真善美的种子……目标太过高大上,学生会够不着的。所以要先树立一个小目标,比如先写个读后感什么的,让大家知道自己的起点;之后教师要以身作则,讲解之余灵活引导课堂讨论,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可能;最后组织学生对课本进行解析,以论文的形式写东西,让大家知道自己的高度。这是一个学期的工作,要计划,要持久,要组织,要引导,最后,每个同学都会说:“原来我学到了这么多”。

4.反思,与学生一起思考“我还能学啥”

教书育人这件事,最令人高兴的地方就是时时刻刻会有“教学相长”这样的收获。课堂教学只是帮助学生推开语文学习的大门,最多也就是只给他们进门的路径,至于课下的自学或者课后的深入学习和钻研,教师能给出的指导与建议就不多了,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与学生进行更深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一名语文学习路上的先行者,可以拿出自己的不多的经验和教训、心得和体会给学生参考;作为一个成年人,可以拿出自己的学以致用的体验和阅历与学生交流。时时刻刻反问自己,反问学生:我们还有什么该学而没有学的东西;我们还有什么想学而没学到的东西;我们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东西。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昇.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论析[J].教育导刊,2017(3):66-69.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