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2018-10-21周政

速读·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

周政

摘 要:新课改的推行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化模式,导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得数学的课堂妙趣横生,教师应不断的开拓创新,具备新时期的创新思维,以课堂新鲜元素的填充,拓展数学的教学体系,学生认识到更多样的数据知识,对数学逐渐衍生求知的渴望,新时期的小学教育,要为后续的教学深化做好铺陈,着重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具备数学的思维发散与辩证能力,自主的进行数学的质疑与思考,而非单纯的看中数学的计算成绩,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与错误的规律,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构建信心,与学生共同实现新形式的创新互动模式构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化的资源重组,提炼出契合小学生认知理解的数学内容,从学生的日常视角出发,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迁移理论完成实践操作,创新是新时代下的教育必然发展趋势,教育的创新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素养,而非教师主观臆测的创新思考,培育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创建自主的空间,打破学生根深蒂固的被动接收状态,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数学的谈论,并阐述独立的观点,以数学的思维延伸获得思维的启迪。

一、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数学的知识较为抽象,虽然在一些应用题上,数学的内容与生活问题关联性较强,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触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扭转学生的被动认知挂念,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推动学生走上主动的探究舞台,针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可搭建情境空间,从学生熟知的内容着手,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认知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求知好奇心,学生在好奇心的调动下,逐渐的深化数学的理解中,具备数学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在自主的思考空间下,获得创新灵感。比如,在讲解“找规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授课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规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在学生对规律表象有初步认识后,再组织学生针对身高、男女生比例等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规律实践的自行搭建,并结合学生提出的一系列案例,进行“规律”相关概念的总结,完成新课导入。通过这一优化,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准确了解、掌握学习重难点,又能在讨论、玩的过程中,轻松掌握规律的相关知识。

二、小學数学课堂的合作性学习创新

合作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合作性学习模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分组要围绕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充分发挥合作小组中每一位成员的力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共同进步。例如,讲授“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寻找三角形的物体,课上展示学生找到的三角形物体,之后每个小组发放一些不同长短的小木棒,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摆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然后小组讨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之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基本结构。提出新话题,三角形为什么如此广泛的应用与生活中?用三角形木框实验,演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让小组动手尝试一下,最终得出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

三、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新课改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授课内容与方式的丰富、新颖性之外,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也要给予充分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尝试多种教学方式的科学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创新。比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并采用铺垫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结合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怎样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习知识,也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走向,进一步提升授课水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发现、引导学生的思维萌芽,尽可能多的为其创造性思维机会,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传统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探究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象和蚂蚁掰手腕的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教师问: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为什么?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生:用眼睛看出来的。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通过对学的引导生,开始进入重量单位千克的学习。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创新,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小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小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便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汤瑜.风雨兼程的十年课改带给当今课堂的“纠结”所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2]陶德苗.创设灵动让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今日科苑,2007(24).

[3]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

[4]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猜你喜欢

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