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18-10-21杨庆霞黄梦超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

杨庆霞 黄梦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水利水电工程在中国国民经济队伍中脱颖而出,逐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促进国家和谐发展,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本文将主要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 引言

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設能够使得水资源的整体分配与利用更为合理。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环境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性的保护。尤其是在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各种施工不仅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时会对区域的水循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关键。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否则水利水电工程也只是眼前利益。通常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类影响主要体现为在工程修建的时候,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当地的水文情况造成改变,如河道中的泥沙淤积情况、局部地区的气候、水库中的水温水质、局部地区动植物、地下水以及土壤等都会产生影响,若是比较大型的工程则对河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造成影响。二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兴建工程的时候往往涉及到人口的迁移、土地的利用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会对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生态环境制约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问题,要在施工之前就对此做好规划,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环境监管工作,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尽最大努力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能够长久发展,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3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1 自然气候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定会将部分陆地资源变成水资源,这会将原本拥有大陆气候的地区变成海洋气候。由于大气的流转,会将水库中的表层水蒸发带到空气中,这样一来就会使得空气变得潮湿。

3.2 水文的影响

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在河流上修建大坝,或多或少的会破坏一部分土地或者一部分植被,这就使得河流水文发生改变,例如: 水的流向、水位变化等。上游水资源的流速变慢,聚集在水库中,使水位升高。但是,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当大坝拦截了上下游水的流通后,使下游水的供给能力降低,同时也就造成了地下水位降低的现象。

3.3 对鱼类的影响

由于大坝的建造会拦隔一部分江河流,鱼类会因为水质的改变也出现不易繁殖等现象,尤其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稀有种类。而且鱼的洄游是鱼类正常的生命现象。它们为了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做出有效活动的正常反应。鱼的洄游对鱼类繁殖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有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会为鱼类专门修建一条鱼道,但是,这条鱼道实际上也没有很大的意义,因为鱼道的建设只是人类打的如意算盘,鱼类并不会受之摆布。因此,对鱼类会产生一定影响。

3.4 对地质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就会改变当地的土质结构和地下水分布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因为如果水库的蓄水量增加,地壳的应力也会随之增加,水压急剧上升,容易引发地震。水库发生地震会有更大的破坏力,危险性也就更大。

4 具体解决措施

4.1 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不断提升器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宣传河道的保护知识。并建立完善的惩罚机制,让施工人员能够进行规范施工。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

4.2 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在整体的生态建设中,需要将生态平衡的破坏机制降到最低。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补偿机制让生态环境能够得到相应的平衡。在生态的补偿中,需要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体系,并对破坏的环境进行整体性的恢复。

4.3 健全水利工程评估和检测体系

要想能够对各个工程的运行情况和对其周边环境的变化准确地观察,一定要健全水利工程评估和检测体系。同时建立环境影响监测体系,将现场传送回来的准确信息进行评估,得出对环境的具体影响程度,并且及时做出有效的调整方案。

4.4 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为接下来正式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每个工程离不开人的功劳,施工人员直接关系到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想加强人员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管理力强、专业性强、执行力强、技术过硬团队十分重要,施工企业要保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编制科学合理保护生存环境方案,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以下为改善环境具体实施措施:例如:时常释放水源,减少垃圾杂物下沉及浮游生物及藻类产生,从而提高水质及提高水库水质量。对水库周围有可能发生地震区域进行定期检测,合理减少人类活动,禁止建设游玩设备设施,面对水利水电工程会出现崩塌情况,需及时提出附近居民迁移计划并确保顺利实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若因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破坏到地下水,引发土壤性能改变,可以在土壤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此改善土壤破坏情况,耕作制度措施的更改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施工中要秉承“边施工边治理”理念,及时开展工程附近进行治理与保护工作,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环境检查与修复工作,以此保证水利电力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

4.5 强化污水弃渣的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以采取自然沉淀的方法来处理污水弃渣。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建立化粪池与简易的厕所来接纳工程施工区域的污水,从而达到防止污水对河流下游的居民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弃渣的堆放,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原有景观在施工完成后能够恢复。

4.6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要利用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河流的演变状况以及河中泥沙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再对河流周边的动植物繁衍和迁徙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制定出对环境影响最小、最为科学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群体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情,施工过程公开透明化,加快水权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收益。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周边的经济布局做出适当调整。

5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以及后期的水库运行均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影响。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始的生态进行最小的破坏。避免各种施工对生态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破坏。最后还要确定生态的需水量。并对其进行精密的计算。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全面性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庄,沈渭寿,吴焕忠.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2):67+93.

[2] 严芳芳.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14(7):244.

[3] 孙晶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J].吉林水利,2015(10):33~35.

[4] 王芳.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7(7).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