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脚手架”,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2018-10-21钱金兰
钱金兰
一个好的教师,她的目光不仅是看到孩子当前掌握的能力水平,她更多地会看到孩子可以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合适的方法”——“搭脚手架”,从孩子现有的阅读能力出发,协助他们从“我知道什么”进步到“我还有什么可以知道”。
那究竟什么是“搭脚手架”呢?脚手架,是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说白了就是搭架子。用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确实再适合不过。我们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成长看成是建高楼,有的学生的“高楼”大概盖完一层楼后,他就自我满足了,于是这个孩子就一直非常满足地维持着他的“一层楼平房”,也许要过好几年才有意识自己再往上搭。但如果这时,老师可以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在这个“平房”上搭上脚手架,协助孩子继续往上搭建,也许一开始的确困难,但并不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而“脚手架”这个词本身就告诉了我们,这个平台是暂时的,当高楼完成后我们就会撤走,但因为有了脚手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完成他本来无法完成的事。
这个方法是否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潜力,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搭”在发展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基于这个概念,“搭脚手架教学”就是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提供指导,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加而逐步减少,这个指导过程跟建筑中搭建脚手架有两点重要相似之处:(1)在建筑任务完成后拆除;(2)拆除不影响已建成房屋的稳固性。
老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孩子“够一够摘到苹果”,而不是替学生摘。以四年级《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为例,同样是第二课时要求学生复述天鹅破冰的故事,这是学生概括和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位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三组词语,三组词语没有内在关系,仅是按照天鹅破冰的故事顺序出示的,学生照着这些词语可以顺利地基本完整地把故事讲出来;而另一位老师同样也是出示三组词句,但第一组词是天鹅破冰的过程,第二组词是冰面变化的词组,第三组词是天鹅的三次叫声,并告诉学生这是文章的三条线索,要求学生用上这三条线索复述,学生课堂上复述起来出现了困难,课堂效果没有第一位老师好。但是,同样要求学生复述,第一位老师的学生并没有掌握任何复述的技能或方法,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下次离开老师依然不会;而第二位老师才是真正地在教学生语文的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的线索复述课文,这是复述课文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那为什么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呢?因为根据三条线索复述就好比学生需要“跳一跳摘到的苹果”,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老师此时可以这样“搭脚手架”:在第一课时就应该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概括天鹅的故事呈现了几幅画面?如明冰封湖面、老天鹅破冰、群天鹅破冰、欢呼胜利这几幅画面,那当第二课时给出三条线索时,学生在复述时就能结合这几幅画面来复述,就不会出现顺序错乱等各种问题。
所以,“搭脚手架”的启发过程并没有一个正确唯一的答案,只要是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向外拓展都可以。而对学生能力的评估越准确,脚手架搭的效率就越高。
在实践中,一个好的“搭脚手架”的启发过程还是有章可循的,这取决于三大核心元素:1.起点:对学生已有的语文能力水平的判断;2.目标:对期待学生预计达到语文能力的定位;3.途径:使用引导语言或演示的清晰易懂度。
二、“搭”要换位思考
很多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就产生了大量艰涩无比的信息。这种现象在权力不平等的沟通中尤为明显,比如上司对下属,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
所以,我们老师也往往无意中忘记了我们自己曾经也如同学生一样有无知或无能的时候,站在了现在的高度想,这个这么简单怎么都不懂?因此,在对学生“搭脚手架”之前要放下自我,回到学生的那个高度去看,去体验,去思考,然后从那里出发,这也是为什么每一篇课文都要求我们老师去研究学情。比如教人教版四年级的《触摸春天》,这是一篇讲生命的文章,文章含义很深刻,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句子,要跟四年级的孩子讲清楚盲童安静触摸到的春天那丰富的人生内涵,让他们明白谁都有生存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缤纷的世界,就必须站在四年级孩子的高度去思考,去设置问题,去启发引导,这样他们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搭”得解剖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教育情景我们都可以搭脚手架,但搭之前需要先解剖问题:你希望实现什么教学目标?你希望发展的语文能力是哪一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牵涉到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脚手架搭起来就更有的放矢。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养成思考并解剖问题的习惯,这对不少老师来说也有点挑战,因为我们的教育经验大多是笼统整体式的,而不是分析式。脚手架搭得有没有成效,很多时候取决于引导够不够详细和具体,往往目标越小,任务越少,越容易操作。我们往往习惯大而笼统,但学生能力的发展其实是可以分解为特别细微的过程,与细微处着眼的那些细节,常常决定了脚手架是否搭得成功。
细分问题度取决于我们的知識储备量,我们对一个事情了解得越多,越能把问题细分。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阅读大量书籍进行知识储备,唯有懂得才能详细。当然,我们也需要跳出细节,在孩子发育的不同阶段设置一个宏观的目标,再对目标进行搭脚手架式的解剖,逐步实现。
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学生可以盖出一座高楼,但我们要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孩子可以自己往上盖的时候,我们的确不用管,但当他们“施工”有所停滞时,请记得帮他们“搭一下脚手架”,让他们都能继续往上走。语文教学中适合地给学生搭“脚手架”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因为每一次启发都是一次思维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