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有效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8-10-21施秀英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师

施秀英

【摘  要】就当前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谈教师课堂教学以“选点突破”的方法带动课文的学习;应充分考虑学情,让学生自主领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师  学生  课堂

笔者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木兰诗》,深有感触。课堂伊始,他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几位学生分段翻译,教师就重点句、词逐一讲解,最后师生共同讨论问题。这些问题如:木兰有兄长吗?为什么非要去从军?不去可以吗?准备行头为什么要全家都动员起来?(原来是王命急宣,误期则可能连累全家。)如此繁杂琐细的问题还有很多,直到下课,教师也没能把这些问题分析完。这堂课,的确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此文质兼美的一首乐府民歌,句式整齐和谐,琅琅上口,内容生动活泼有趣,极适于诵读,课堂上却听不到朗读声,有的只是教师喋喋不休的提问与讲解,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倘若教者心中有“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个意识,定不会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了。

笔者心中颇有感触:自己是否也这样上课?有无考虑过学生的需要?能否将课上得更有效一些?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做点阐述。

一、教师——选点突破,以点带面。

一篇文章,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总有写作意图,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却含蓄隐幽,非用心揣摩不能得其精髓,此类文章,要想读懂它,挖掘非常重要,但要想挖掘出含金量的东西,并非易事,没有相当的语文功底,没有相关资料的检索,即使是教师也未必能领悟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得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打开全文的“金钥匙”,用此来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那么,走进文章的“宝藏”地带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笔者执教的公开课《海燕》为例,谈点具体做法。托物寓意,借物喻人是散文诗的重要特点。教学本文,若逐段分析,则可能肢解课文,破坏美感;若只是诵读,则可能不得要领,枯燥乏味。在备课阶段,笔者曾为找不好切入口而大伤脑筋。后又想,题目为“海燕”,何不以文中对海燕的三次集中描写为切入点?我当即斟酌、揣摩其可行性,决定以此带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默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三处集中描写海燕的句段,尝试朗诵这些段落,师生共同探讨朗读技巧,并作示范朗读;学生比较这些段的特点,从用词、句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后发现,海燕的动作、声音、姿态都有愈来愈激烈,愈来愈兴奋的变化趋势;又顺势推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海燕三次不同的表现其所处的环境一样吗?学生在思考中找出并朗读了文中环境描写的段落,这样又解决了课文层次的划分。之后的问题变得简单多了,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海燕形象,联系背景谈象征意义,分组竞赛朗读全文……

整堂课,有学生紧张的思考和有感情的诵读,有教师的方法指导和要点评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条理清晰,获得听课老师一致的好评。笔者认为,“三处集中描写海燕的地方”就是一个关键点,抓住它,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各个问题都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选准选好了这个点,就能提纲挈领,居高临下而一目了然。这个“点”,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可以是反复出现的句子,甚至可以是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不一而足。找准这个点,就可拎起整张“网”,可将要点“一网打尽”。

二、学生——自主领悟,合作探究,组合问题,表述理解。

任何形式的教都无法脱离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笔者反对在一些公开课上,为了增大课的容量,为了节约时间,为了课堂的热闹,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迫不及待地讲解,提问,讨论,活动,完全控制学生,把学生的思维强行拉入自己预先设计的圈套。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以一无所知的状态与教师交流的,在课堂上,学生理解接受教材是一个不断创造、意义不断生成的活动。教师不可能穷尽教材的意义,学生的接受也不是一种复制过程,教师不可能将教材的内容客观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准确完全地接受。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采用合作探究这个途径。学生质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思考也就没有问题。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断地怀疑就可能不断地获得。但提出问题又并非轻而易举,有深度的问题更是需要慧眼独具,为了避免学生的畏惧心理,依靠学习小组讨论的力量,则能提高积极性,主动性。有了问题怎么办?逐一解决可能性不大,学生能力和认识有差异,对课文的领悟深浅也不同,粗浅的问题可集合小组的智慧,组内解决。无法解决的难题,教师在筛选比较之后,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板书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组合在一起,也能避免零散的敲打分析造成的无序感,使课堂结构更简洁紧凑。

因此,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协调,这种协调,并非为了问题本身的正确无误,而是要将其转变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反省思维与批判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意在推动问题情境不断涌现,不断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熟知教材的教师不能主观臆断,忽视学生的感知和体验,而以自己的理解凌驾于学生之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盲点,认识误区,照顾各个层级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主动地陈述问题、编织话语和解决问题,并提供不断的支持与鼓励。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觉得自己受到关注,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再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天下。

以上主要是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谈有效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完美结合才能构成和谐完美的语文课堂。只有真正掌握了教的规律与学的规律,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学快乐,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消除“硬伤”:有效教学的一个基点》(冯卫东)

[2]《语文课堂:宜多一些“散點透视”》(陈尚达)

[3]《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余昱)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美育教师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