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情在字里行间流动

2018-10-21童力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渗透

童力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教育。教师通过备课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语体验言文字的美,感悟文本塑造的形象和对文本情感的表述来达到。

【关键词】文本审美  情感表达  渗透

一、美来自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述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是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用自己的匠心,用反映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语言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形。只要我们认真去领会文章美的语言,就能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见解感受。

1.入境动情

课文《船长》中主人翁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文章内容极为感人,一位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令人产生崇敬之情。教学中教师很好地把握情感这条线,以谈话的形式引出写船长言行关键词句。教师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将学生带入情景,在孩子朗读中感悟,在设问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受到心灵的震撼与洗涤。

2.比较悟情

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课题入手,课题中为什么用“你”,不用“他”?为什么加语气词“啊”?为什么“啊”后面加个逗号?比一比,读一读,不难发现“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样的课题,更能表达我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3.想象生情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是首意境优美的小诗,首句中“花满蹊”三字简练地概括了花园的概貌,一个“满”字更突出了鲜花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满”字,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鼓励学生自己画图来表现,学生的想象又更上了一层楼。可见,想象使审美对象从“物化”转变成“情化”,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

二、美来自文本描摹、塑造的形象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无论自然美、人物美,或者是艺术美,都是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付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思想感情。

1.欣赏自然之美

大自然以其光、色、声、形的形式的美,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使我们为之赞叹,为之动容。教师可以从色彩、声响、形状上,带领学生领略文本语言文字中所描摹的自然之美。

第一,欣赏色彩美。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缤纷百花、斑斓彩虹,无不是以迷人的色彩引起人的美感,《田园诗情》中写道:“碧绿如丝绒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第二,享受声响美。古诗《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滁洲西澗》中的“上有黄鹂深树鸣”,《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三,感悟形状美。《雾凇》中所描绘的“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那呼之欲出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饱满热情。

2.感受人物之美

第一,由“表”及“里”中感受。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语、行动、神态等,揣摩人物内心,即人物的思想品质。《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部分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经过,着重让学生抓住“躲在”“悄悄”“偷取”“小心翼翼”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启发学生从普罗米修斯不后悔不屈服,宁愿为人类受苦的表现上,感悟他不畏强暴、坚强不屈、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第二,形象对比中感受。真善美往往在与假恶丑的比较中产生,让人印象鲜明而深刻。教学《哪吒闹海》时,先让学生通过动画片感受龙王父子兴风作浪、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可恶,引导学生说说对龙王父子的印象,再学习小哪吒勇敢机智的人物品格,以及为民除害的正义。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爱之切切,恨也切切。

第三,环境烘托中感受。《三顾茅庐》中有一段秀丽的隆中景色描写:“……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不仅暗示了“卧龙先生”诸葛亮是一个蓄势待发的世外高人,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儒雅、智慧的性格特点。

三、美来自文本情感的表达

1.教师“美读”示范

教师除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外,还要细心品味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教师通过“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教学《但愿人长久》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苏轼在中秋之夜的情感变化,笔者对着插图,对苏轼埋怨月亮的一段话进行了范读,学生闭目聆听,在笔者的朗读中,有的想到了自己常年在外工作的父母,有的想到了一起长大此时却分隔两地的伙伴……他们在接受美的过程中,如入其境,声情并茂地一起“埋怨”起了月亮。

2.学生“美读”模仿

模仿毕竟只是依葫芦画瓢,仅仅“形似”是不够的。“美读”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和教师的恰当指导。《雨后》是一首描写孩子们雨后水中嬉戏情景的诗,也是一支充溢着儿童情趣的歌,全诗感情基调是欢乐、兴奋,叙述性句段可让学生用中常速朗读,表现童趣的句段可以加快速度。“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使劲”二字暗示了小哥哥踩水时不甘人后,竭尽全力,所以水花儿溅得很高。裤子湿了又沾上泥巴,小哥哥在连连拍打的同时,又连连喊着“糟糕”,读时是否是带着懊恼的语气呢?当我们看到他的脸上反而放射出“兴奋和骄傲”的光彩时,我们知道他是为踩水尽情而兴奋,他为溅起的水花高过同伴而骄傲,哪里还顾得上懊恼后悔?比较之下,小妹妹可就小心、文雅多了——“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但是她终究是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痛快”二字,不仅再现了小哥哥的水中摔跤的感受,而且暗示了小妹妹希望摆脱玩水中的拘束,玩得尽兴!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一变化,保持与作者、人物感情共鸣。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相通,进而悟出课文的美来。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渗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