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灯结构设计在改善尾灯造型上的应用
2018-10-21吴海涛曹晶晶王亮吴露露方钰赵志星黄丽娟
吴海涛 曹晶晶 王亮 吴露露 方钰 赵志星 黄丽娟
摘 要:汽车作为一种产品,美观的造型是产品价值重要的部分。灯具特别是尾灯,对于汽车美感至关重要。汽车侧围上的外侧尾灯和尾门上的内侧尾灯,在造型上通常是连贯的,但是在产品上,外侧尾灯和内侧尾灯之间的暗区,使尾灯造型被打断。尾灯面罩材料一般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型方法为注塑成型。文章给出一种在面罩成型中通过二次注塑,使外侧尾灯和内侧尾灯间暗区大大减小的结构设计方法,提升了尾灯造型连续性和美感。
关键词:汽车;尾灯;造型;二次注塑
中图分类号:U4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12-85-02
Abstract: Beautiful styl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alue of automobile. And lamp, especially tail lamp, is a key factor in automotive styling. Generally the integrality of tail lamp is emphasized by styling designer. But there usually is a big dark area between inside tail lamp and outside tail lamp, which breaks the integrality of tail lamp. PMMA is mostly used on Lens of tail lamp which is made by injection mold. Here a new method of engineering design-two times injection-is given to decrease dark area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ail lamp, which will make styling of tail lamp better.
Keywords: Automotive; Tail lamp; Styling; Two times injection
CLC NO.: U463.6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8)12-85-02
引言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汽车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汽车造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求工程设计尽可能满足造型意图,灯具作为汽车外观造型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满足其功能性设计的同时,要重视其美观性设计。
汽车尾灯一般设计为组合灯,外侧安装在汽车侧围钣金上,内侧安装在行李箱盖上,同时实现后位灯、制动灯、后转向灯、后雾灯和倒车灯等功能。后位灯是从车辆后方观察,表明车辆存在和宽度的灯,一般在行车环境亮度较低时打开,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后位灯是汽车灯具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信号灯具之一,所以其点灯效果对于整车造型至关重要。造型设计中,后位灯通常贯穿侧围钣金和行李箱盖,但是行李箱盖作为活动件,通常和侧围间设计一定间隙。因此侧围上的外侧尾灯和行李箱盖上的内侧尾灯之间有一定间隙,贯穿于侧围和行李箱盖的后位灯造型被打断。
1 内外侧尾灯常见搭接结构
目前对于内外侧尾灯搭接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I型搭接结构(图1)和II型搭接结构(图2)。
I型搭接结构中,内侧尾灯和外侧尾灯间的暗区宽度为40mm,其中面罩无效区域各为6mm。面罩为单色注塑,即边缘均为红色透明,靠近边缘的光源通过直射,形成光晕效果,暗区边缘不明显。
II型搭接结构中,内侧尾灯和外侧尾灯间的暗区宽度为30mm,其中外侧面罩无效区域为10mm,内侧面罩无效区域为5mm。面罩为双色注塑,即边缘为双层料厚,外层红色透明,内层黑色不透明,暗区边缘明显。
2 缩小暗区的结构设计方法和二次注塑的应用
本文要介绍的内外侧尾灯搭接的结构设计中(如图3),将面罩侧边无效区域设计为零,使暗区宽度等于内外侧尾灯的外观间隙(暗区宽度=5)。在面罩边缘,使用透明PMMA,并通过设计后位灯内配光镜,将一部分光导向内外侧尾灯间隙处,在暗区出形成光晕,弱化了暗区,基本实现了外侧后位灯和内侧后位灯的连贯性。
本文介绍的结构设计方法,一个关键点在于尾灯面罩二次注塑的应用(如图4)。为了遮挡尾灯面罩与尾灯灯体热板焊接产生的焊渣,设计有尾燈护板,因此,如图4所示,面罩侧壁料厚需要变厚(2.5mm4.5mm)。若只进行一次注塑,则在料厚变化的地方(图4中区域M),会产生缩印,影响外观质量。本文采用二次注塑,无料厚变化,避免了缩印的产生。两次注塑使用相同材料(透明PMMA),因而选用单色注塑机,节省了设备成本。
3 结论
本文提供了一种内外侧尾灯搭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基本消除了内外侧后位灯点灯时的暗区,实现了后位灯造型的整体性,提升了汽车造型美感。本文也提供了一种尾灯面罩的注塑方法,用单色注塑机两次注塑,相比多色注塑机成本降低,实现避免注塑件缩印等外观缺陷。
参考文献
[1] GB 4785-2007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2] GB 5920-2008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3] 袁旭仓.光学设计[J].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84 494.
[4] 朱维涛,陈祥熙.汽车灯具设计原理与方法[J].光学仪器,2002,24(6): 35~41.
[5] 周伟等.汽车照明.上海汽车照明工程研究中心,内部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