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

2018-10-21封士成

名城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封士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已出现日益严峻的形势。拥堵的城市道路交通也严重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城市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国外很多城市已经采用了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但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拥堵的城市区域。一系列问题要求应当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步伐,只有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才能丰富与拓展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调度策略

1常用的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式

过去,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环节上,多数规定所有运行的旅客列车采用等速运行方式,继而结合平行运行图方式进行组织,在这样的组织情景中,全部列车均“平等”对待,并没有“快”、“慢”之别,对轨道交通采用上述组织形式,在人口相对密集、流动性较小的城市中应用效果优良。这主要是由于轨道交通列车最大限度地依照时间间隔对旅客进行输送与输出,为人们创造诸多便利条件。新时期下,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卫星城的生活居住条件不断完善并且生活设施性能有所优化,卫星城人口数量不断提升,卫星城间以及卫星城和中心城间人口流量在短期中迅速上涨,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该部分人流在轨道交通旅客总量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平行运行图方式组织方式的应用,暴露出众多缺点。

2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特征与规则

2.1特征①调整时间剩余量少。目前,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进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不断加大,行车密度相应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方案在编制过程中,行车组织工作调整获得的时间普遍存在不足问题。②对时效性提出较高要求。目前,国内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路程相对较短,在线列车数目较多,这样的交通情景中,列车运行调整面对的对象绝不是1列或2列列车,而是结合列车群运转实况。故此,行车组织在设计期间需体现出整体性与快捷性特征,以满足城市经济运转需求。③制约因素相对较多。

城市轨道交通应满足列车与列车、列车与车站、规划列车时刻表等多方面的运行需求。但是,车站停站时间、车站折返能力、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列车追踪间隔等现实因素的存在,对上述城市交通有序运行构成一定阻碍。④需完善指标的数目与类型相对较多。一是降低现实列车运行图和规划运行图之间的偏差,实质上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运行图高兑现率;二是对全部列车的总延迟时间施以最小化措施,等同于尽量提高列车发车时间精确性。因为城市道交通行车组织方式和干线铁路存在一定区别,故此若采用停运或中途停运等整改策略,尽管列车发车时间以及预达目的地时间精确性有所保障,但是运行图兑现率就会有所降低,旅客平均等待时间和列车区间运行速度级别等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采用多样化调整策略,在确保运行图高兑现率有所保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压缩列车晚点时间,降低晚点对后续列车车次与时间规划产生的影响。

2.2规则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案的编制与遵照以下几项规则:①安全第一、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不同级别职责高度明确;②车站值班员责任是监管车站各项行车事宜;③信号楼值班员对车辆场运转情况负责并加以指挥④作业负责人负责工作车运行状态的指挥工作;⑤行车调度员需对列车在整个线路上的运行进行统一指挥与调度,车辆驾驶员均要认真遵守并落实其调度命令。

3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策略研究

3.1调度命令消息的传送在不同车站,列车的发车时间、停站时间与抵达时间在编制的运行图中控具均作出详细规划,调度人员应尽量使列车的现实运行时间与规划运行时间相一致。但是在现实工作实践中,列车在运行期间可能会出现油量不够、红灯等待次数过多、列车故障、客流量比预期大、恶劣气候情况,进而导致无法完全依照运行图中的相关内容运转。此时,调度员需依照具体情况探寻出最佳的行车调度措施,以降低上述突发事件对行车效率影响程度,此时列车实际运行状况也会和列车运行图内容存在偏差。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可以被视为系统性与繁杂性特征并存的运输工程,不同部门工作效率直接与列车正点率存在关联性。故此,需参照运行规划配置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

3.2监控列车出发、抵达及途中运转情况

这是促使列出热运行安全性有所保障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列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控,直接影响行车组织效率。运能大、运行间隔短、行车密度高、运营安全、受气候影响小等均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直接影响行车组织的运行效率。当下,列车运行组织主要有调度集中控制、基于调度监督的自动运行控制以及以调度监督为基础的的半自动运行控制。

调度集中控制(CTC),具体是指调度中心对某一区段中的信号设备行统一管控,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设备。其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中的应用原理是采用远动技术,整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转实况而组建的遥控、遥信系统。在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协助下调度集中系统得以建设,由城市交通局、车站两级组成。调度集中不仅具备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的所有功能,还可以对列车编组信息、调车作业、综合维修、列/调车进路人工和计划自动选排、分散自律等内容进行管理。

3.3列车运行方案调整

理想情況下,列车需参照运行图中规划的时间运行的,故此,列车现实运转情况与预计运行情况无差异,即按图行车。若列车出现轻微晚点时,系统将自行调度到满足规划的运行模式。在上述过程中,对于晚点列车,只需让列车在限定速度范围中适量提速,直到满足运行图中相关规定即可。但是如产生突发情况,需整改列车运行方式,此时其就不能和运行图中图规划内容构建统一性。调度人员需依照上级下达的指示,做出合理调整,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常态性。列车经常饮用的调度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①列车发车时间提前或者拖延;②列车等级提升,规定列车在区间允许的速度范畴中加速;③加开备车;④列车清理乘客;⑤列车逆向运行等。

4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项目的运行需要多部门、多工种的协同配合,这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进程中关键内容之一。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存在与运行的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当下,国内一线二线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拓展。“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城市经济发展。为维护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效率,上文对相关促进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参考文献:

[1]周兰萍,樊晓丽,江杰慧.城市轨道交通PPP的问题与对策[J].都市快轨交通,2016,29(05):8-13.

[2]王海兵,汤启如,彭启发.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系统化方案设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6(14):63-70.

(作者单位:常州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1990年6月,男,汉族,江苏南京,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 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物资总库选址模型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优化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施工工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