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谊质量对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

2018-10-21王颖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王颖

【摘要】为考察城市流动儿童友谊质量对其心理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心理适应问卷、友谊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南京和上海共821名初中七年级学生进行测量。研究表明:1.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友谊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友谊质量在预测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适应中存在差异。

【关键词】心理适应;友谊质量;城市儿童;流动儿童

一、问题提出

心理适应是指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使其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再次到达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和适应过程。流动儿童在进入新环境后,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其学习、生活及人际等诸多方面需要发生变化。心理适应也是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环境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衡量标准。

友谊主要是指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研究表明,友谊质量是儿童社会适应中的保护因素(Berndt,2002;徐敏,杨丽珠,2013),并且與个体在心理适应中社会行为密切相关。良好的友谊质量和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与其在适应中的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

综上,友谊质量对心理适应过程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友谊质量不仅直接作用于适应的过程,特别会对个体在适应过程中社会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之间在心理适应和友谊质量具有什么特征?友谊质量如何影响其心理适应?并且在影响过程中,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是否存在异同?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整群抽取南京和上海两地6所中学的初中七年级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完成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89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821份,有效率为91.6%。其中,男生461(56.2%)人,女生360(43.8%)人;城市儿童372(45.3%)人,流动儿童449(54.7%)人。年龄范围为11岁—16岁,平均年龄13.4岁(SD=0.915)。

(二)测量工具。1.心理适应问卷。长处与困难量表

(Self-report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中文版。共25个项目,采用三点计分方式。该量表分为长处部分和困难部分,其中长处部包括亲社会分量表,困难部分包括情绪问题、问题行为、过度活跃和同伴问题四个分量表。SDQ中文版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1。2.友谊质量问卷。友谊质量问卷(Friendship Quality Questionnaire,FQQ)中文版。该量表共38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其中积极友谊质量包括帮助与支持、肯定价值、陪伴与娱乐和亲密袒露,消极友谊质量包括冲突与背叛。修订后各维度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8、0.73、0.80、0.80、0.67。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SPSS 18.0和Mplus 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

(一)心理适应、友谊质量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通过差异性分析,城市儿童在积极友谊质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t=-2.565,p<0.01)。男生在心理适应困难部分(t=2.741,p<0.01)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心理适应长处部分(t=-2.822,p<0.01)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积极友谊质量均显著高于男生。

(二)心理适应和友谊质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1.心理适应与友谊质量的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中,适应困难与消极友谊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适应长处与积极友谊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友谊质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具体结果见表1。注:*p<0.05,**p<0.01,***p<0.001。在表格对角线下方为城市儿童心理适应、友谊质量的相关系数,对角线上方为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友谊质量的相关系数。

2.友谊质量和观点采择对心理适应影响的回归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18.0,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友谊质量对心理适应的单独预测。从结果中可以看到,消极友谊质量正向显著预测适应困难(情绪问题、问题行为、同伴问题),负向显著预测适应长处(亲社会行为)。不同点在于,流动儿童的积极友谊质量(陪伴与娱乐)正向显著预测适应长处(亲社会行为);积极友谊质量(亲密袒露与交流)正向显著预测适应困难(情绪问题);积极友谊质量(肯定价值)负向显著预测适应困难(问题行为、同伴问题),正向显著预测适应长处(亲社会行为)。

四、讨论

(一)心理适应、友谊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心理适应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流动儿童在友谊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考察其原因有二:1.流动儿童群体由于原有生活背景、文化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沟通不便。2.流动儿童本身对新环境的产生的不适,更容易孤独感和拘束感,不利于流动儿童的群体融入以及建立积极稳定的友谊关系。

(二)友谊质量对心理适应的预测作用。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消极友谊质量正向显著预测适应困难,负向显著预测适应长处。对儿童而言,信赖愉快的友谊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减少由周遭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同时能够强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合作助人意识,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倾向。特别对于处于环境变更的流动儿童而言,对友谊的积极评价和满意程度能够为他们提供群体归属感和社会支持,从而能够相对缓解外界环境带来的影响,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这一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巍,邹泓,金灿灿,柯锐.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4(2):54-59.

[2]扶跃辉.友谊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7(3):36-39.

[3]唐有财.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J].青年研究,30-38.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
上海市宜川街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况与分析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流动儿童更需要关爱
流动儿童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