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宣纸形成要素及发展

2018-10-21赵代胜高玲玲孙晖周万鹏

中国造纸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

赵代胜 高玲玲 孙晖 周万鹏

摘要:对宣纸形成的诸要素、特性及宣纸的传承发展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优质的原料、清澈的水源、良好的地理环境、独特的传统技艺等是制造宣纸不可或缺的条件;宣纸的特性形成与其所采用特殊的纤维材料和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宣纸要发扬光大,就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宣纸传统工艺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宣纸;独特原料;传统工艺;独特性能

中图分类号:TS7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18.12.014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纸术历史源远流长,自公元105年东汉时期蔡伦采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經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成为现代纸的渊源,迄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

而造纸术的产品——宣纸,是我国传统的书法、绘画和典籍用纸,其品质独特。宣纸制作方法是传统手工纸造纸工艺。宣纸始于唐代,产于安徽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2年泾县宣纸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纸产品的分类,按加工方法分为宣纸原纸和加工纸;按纸面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按原料配比不同分为棉料宣、净皮宣和特净皮宣;按厚薄分为扎花、绵连、单宣和夹宣;按纸纹分为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等。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浓而不浑、淡而不灰、笔韵生动、入目生辉的特殊效果,千年存真的优良品质使宣纸成为中国书画用纸的代名词,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宣纸名词的出现最早记录于唐代学者张彦远[1]所著《历代名画记》中的“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刘仁庆[2]所著《国宝宣纸》一书中论述到,1985年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委托,对收藏的隋朝和唐朝的两幅画——隋代画家展子虔(约550~604)的《游春图》和唐代画家韩滉(723~787)的《五牛图》进行纤维分析鉴定。《游春图》的画心托纸和《五牛图》画心纸分别为100%青檀皮纤维和100%的桑皮纤维,为中唐时期的故物。表明早期的唐代皮纸类中有檀皮纸的出现,上述有名证物证,因此宣纸自唐代伊始,历代相沿。

宣纸制造兴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宣纸在1000多年的发展变革中,因为不同历史时期所选用的原料

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产品性能与使用价值的演变,因而宣纸存在“古宣纸”与“今宣纸”之别。所谓“古宣纸”是指在清代前用桑、楮、檀原料生产的皮纸。五代时皖南地区皮纸在总结唐代皮纸技术的基础上,生产技术得到空前的提高。南唐后主李煜在皖南设官局所造“澄心堂纸”就是这时期的杰出代表。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宋中期,曹氏迁居泾县小岭“以蔡伦术为业”,就地取材,发现盛产类似楮、桑的青檀,才试用青檀皮,随着青檀皮用量的递增,首用青檀皮掺合沙田稻草制造宣纸,这种宣纸制作方法区别和大大先进于原来皖南一带所能生产出来的早期宣纸,并在皮纸的基础上摸索建立了一套“灰碱蒸煮、雨洗露炼、日曝氧漂”的制料和“捞、晒、剪”环环相扣的制纸工艺[34]。宣纸的生产模式渐趋稳定并一直传承。到明代,皮纸生产技术又得到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出现了当朝宣得年间“宣德纸”,质量上乘,宣德为明代宣宗朱瞻基在位时年号。

宣纸自问世以来,其具有的独特要素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和研试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最终形成了宣纸的特色传统制作工艺。本文通过对宣纸形成的要素(产地环境、纤维原料、制浆工艺、手工抄纸、水质要求、配料选择及成纸特性等)和形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宣纸的成因及发展。

1宣纸原料

安徽学者胡韫玉[5]在《宣纸说》中提到“纸之所造,首在用料”的精辟论述,成为国内学术界史学家、植物学家、造纸专家对宣纸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按不同配比制成的高级手工纸。其他类似的纸张如楮皮纸、桑皮纸等,尽管生产过程十分相似,但由于原料的不同,都难以达到宣纸所特有的艺术效果。几种原料的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

1.1青檀皮

学术界对宣纸主要原料的青檀皮已做过研究,1964年,李正理等人[6]对青檀各年枝韧皮纤维进行

解剖并分析,指出2~4年生枝的皮,韧皮纤维较长且相对含量较多,用此类青檀皮所制宣纸性能较好;过幼的生枝皮薄纤维较长,但强度小;6年以上生枝周边层厚,但纤维短。青檀枝条的韧皮纤维细长、胞腔薄及表面积大,纤维的吸附能力强并远大于其他种类韧皮纤维,在纸面上能自然形成小的云彩花状,有助于书画家作画时,达到浓淡多变和增加润墨性的特殊风格。刘仁庆[7]通过实验对青檀皮纤维细胞进行了分析,图1是青檀皮纤维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图。从图1可以看出,青檀皮纤维细胞在自然风干状态,初生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出现许多与纤维长轴呈平行排列且有一定深度的“皱纹”。故宣纸着墨时,具有易滞留墨和导墨的作用,使纸面形成界线分明、浓淡多变、不同层次的立体之感,这是宣纸润墨性好的关键所在。宣纸的特性与其所选用的特殊纤维材料是分不开的。

1.2沙田稻草

因为南方地区农田为山区冲击平原,土中含沙适量,矿物质丰富,利于稻草生长,北方地区稻草虽也可以作原料,但与泾县稻草相比差异明显。选取皖南泾县及周边地区河谷平原沙土田上生长的籼稻和粳稻两种稻草进行分析,发现沙田稻草秆长叶少、灰分杂质少、强度大,制浆时容易漂白加工(而其他水田所产的稻草则相反,一般都不采用),其纤维形态与青檀皮颇为相似,如图2所示。

宣纸一开始全部用青檀皮作原料,但青檀皮资源消耗太大,远达不到生产所需,经长期的摸索和反复实践,可以用稻草代替部分青檀皮作原料。据史料记

载和专家们对古宣纸的测试,用稻草与青檀皮配料制作宣纸始于清代[7]。不仅解决了宣纸原料紧缺问题,还改善了宣纸的品质,增加了宣纸的绵软性。按不同的配比可将宣纸产品分为三大类:特净皮宣、净皮宣、棉料宣。特净皮宣的SEM图见图3。

2.2天然漂白

天然漂白是古代保留下来的一种十分经济和实用的漂白方法。漂白过程是在日晒、雨淋与露天石滩三者间共同完成[10]。日晒在天然漂白工艺中最为重要,主要是利用空气中臭氧(O3)产生的氧化作用来脱除原料中的木素,尤其是夏季雷雨天气,空气中的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产生具有漂白作用的臭氧,加速浆料的漂白;雨淋在天然漂白工艺中的作用也同样重要,雨水不仅可以溶解并带走一部分浆料中残留的有色物质,而且可为晾晒的浆料提供必要的水分;露天石滩是用一块块石头沿着山体一层层倾斜铺垫而成,每当下雨时,雨水会从每块石头间的缝隙迅速流入山体,摊晒在石滩上的浆料就不会浸泡于水中腐烂,而在天气晴朗的夜间,山体中蕴藏的水分又会通过毛细管作用从石头之间的缝隙进入白天已经被晒干的浆料中使浆料再次湿润,为白昼的日晒提供必要的水分,周而复始,从而起到了漂白的作用。经天然漂白的浆料,纤维损伤小,纤维成分中的大部分半纤维素与失水戊糖等物质几乎消除殆尽,而纤维的聚合度又未降低,它符合草类在中性或微碱条件下,脱除木素的制浆方法,不仅浆料白度可达60%~70%,而且抄成的纸张具有久不变色、不发脆、软如棉、耐久性强等传统高质量纸的特点。

2.3打浆

为提高产量和缩短生产周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青檀皮化学制浆实验成功,自此至今宣纸生产原料加工普遍采用的是青檀皮料和草料制浆工艺的生产方法(现代法),既“今宣纸”原料加工工艺。

青檀皮料制浆工艺:皮坯→浸泡→蒸煮→洗滌→压榨→选检→漂白→洗涤→压榨→选检→打料→洗涤→漂白皮料成浆。

草料制浆工艺:燎草→鞭草→打料→洗涤→漂白→漂白草料成浆。

改革后的现代法青檀皮制浆中,打浆方式采用槽式打浆机,这种老式打浆设备非常适合产量不高的间歇式手工纸的生产,优点是打浆浓度高,利于纤维分丝帚化。能较好地保持纤维的均整度(指许多根纤维的长短比例)和强度。其中纤维长度范围1.5~3.0 mm的占70%以上,如图4所示,从而使宣纸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湿强度等性能。

改革后的现代法草料制浆工艺中,燎草经切草机切断及除尘,再经浇水滤净后进入打浆,该工艺采用石碾方式进行打浆,其特点是高浓礁碾,特别适合手工纸生产中纸帘的抄造。图5是稻草纤维长度分布图。从图5可看出,打浆后纤维损伤小,较好的保持了纤维的长度等特点,经石碾碾过的燎草浆,纤维平均长度0.65 mm以上,其中长度范围0.5~1.5 mm之间的占45%以上。故宣纸具有纸质柔韧、细腻匀整等特点。

3山泉水及纸药

3.1山泉水

高品质的水是制造宣纸的关键。安徽泾县境内有多条河流,尤其是乌溪上游的二条支流,一条河水经石灰岩洞口冒出,含淡碱性,适合蒸煮和洗浆用;另一条属淡酸性,适合抄纸用。乌溪河源头溪水自后山洞口冒出,由于山洞地质是石灰岩结构,水经过与石灰岩混合再流出则含有碱性;后山有一片青檀树和其他杂树的森林,秋天落叶时满地堆积的树叶经溪水浸泡,日积月累逐渐腐烂变质,河水故而产生了有机酸[11]。其溪水特点一是水的混浊度为零,这就减少了尘埃度和保持宣纸的洁白度;二是水中的杂质及所含有的氯盐、硫酸盐也很少,因此水的硬度很低,从而使宣纸寿命大大延长;三是水温较低,这就使宣纸胶料不易发醇和变质。

3.2纸药

宣纸抄造过程时所用的药品——杨桃藤(即猕猴桃)的汁液,俗称为纸药。优点是纯白透明,黏性大,一直以来是手工造纸中最理想的一种植物胶液。纸药的作用是使浆槽内浆均匀分散,有利于浆料上帘时均匀分布;二是改善滤水性,使浆料在竹帘上缓慢滤水;三是揭纸分张,叠压在一起的干纸张内残留的杨桃藤黏液经受热蒸发后,有利于纸页分张揭开。

4传统手工技艺

宣纸的制作离不开传统的手工技艺,抄纸的主要工艺为:漂白皮浆和草浆(混合浆)→配水→配胶→捞纸→压榨→焙纸→选纸→剪纸→成品。

除上述特色制浆工艺外,“捞、晒、剪”是宣纸制作成形的三大核心工艺,其中捞纸是重要环节之一。各品种宣纸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要保证捞出来的宣纸厚薄均匀,全凭捞纸工人长期总结的实践经验、精湛技术和熟练的技巧把握。捞纸有二个关键技术要领,一是“拍浪”,也就是为了消除纸槽中上下纸浆浓度差异,每次捞纸前,先要将捞纸帘插在纸浆中摇荡两下,趁纸浆上下翻动时,迅速迎浪头下帘,起到搅拌浆槽和递送浆料上帘的作用;二是“荡帘”,捞纸时的口诀: “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宣纸各项指标是否良好,除纤维本身特性外,取决于纸面厚薄程度及纤维是否均匀分布。

因此宣纸成因诸多,一是与产地及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二是制浆方法和抄纸技术也十分重要。

5宣纸的独特性能

宣纸以独特的润墨、吸湿、柔韧、耐保存的性能,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书画精品的神韵、意境与艺术的妙味,这种效果绝非其他纸张可替代,宣纸诸多特性也是其他纸张所不具备的。

5.1润墨性

润墨性是指纸面吸墨后纵横向扩散的程度,吸墨深浅度及浓淡分明的层次感。青檀皮纤维长而韧的特点决定宣纸的润墨性和抗张强度,青檀皮浆配比越大,纸的抗张强度也越大,润墨效果和墨迹层次也越好。沙田稻草纤维短而宽的特点决定宣纸的匀度与柔软性,匀整的青檀皮浆长纤维与含有碳酸钙的沙田稻草浆短纤维均匀交织,使纸面水墨扩散均匀,无锯齿形辐射状态,再加上青檀皮纤维细胞壁上风干收缩后产生的“皱纹”决定了宣纸不同浓淡层次,重笔时自然分成界限,互不溶合,呈现一种独特的吸附墨粒和扩散墨液的性能,达到墨韵万变,水墨淋漓的艺术效果。

国家标准GB/T 18739—2008《地理标志产品 宣纸》中对润墨性能的测定制定了两个实验方法。方法一实验评判受检验人员主观影响大,缺少润墨性对照的标准图谱;方法二采用显微扫描光密度计方法测定,仪器昂贵,很多企业和销售商都没有配置。两个方法都只进行合格评定,而不对宣纸润墨性进行等级评定。故需总结出适用于润墨性实验简单易行的方法,不仅限于宣纸润墨性合格与否的评定,还要对宣纸进行润墨性等级划分,此项工作正在实施。

5.2变形性

良好的变形性是指纸面受墨后不起皱、不起拱,纸面保持平整,即纸的稳定性好。一是青檀皮和草浆纤维均匀交织,纤维之间的孔隙均匀,故纸张不易变形;二是原料在水浸、灰腌和选捡生产过程中,杂质少,半纤维素含量少,因而纸不易变形;三是宣纸中碳酸钙微粒分布适中,在纤维之间起了分隔作用,这就减少了宣纸着墨后收缩时纤维结合力的变化,故宣纸的干湿伸缩率都很小。宣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贮存时间越长越不易变形。原因是随着天气的干湿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宣纸的干湿伸缩率呈递减的状态,因而不再受外界干湿度变化而再发生变化。这就是生纸存放时间越长,受墨效果越好的道理。

5.3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宣纸抵抗自然因素(如光线、热、水、微生物等)侵蚀能力的大小[12]。刘仁庆[2]在进行老化对比实验时认为,宣纸耐久性好的主要原因是与其pH值有密切关系,其次与青檀皮本身的优异性能是分不开的,它能耐久而不易损坏。潘祖耀教授研究后认为,宣纸原料纤维内含碱性微粒状碳酸钙是宣纸耐久存放的必要条件,能有效防止纤维被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极大地保护了纤维不被破坏,从而使宣纸获得较长的寿命。针对耐老化性能,宣纸的标准中规定用GB/T464.1《纸和纸板的干热加速老化方法》进行耐老化性能测定。标准中规定了纸和纸板在(105±2) ℃、(120±2) ℃或(150±2) ℃条件下的干热加速老化方法。宣纸一般在常温下保存,温度过高的实验并不能真实反应宣纸的耐老化程度。建议可选择用紫外老化的方式,模拟自然光中紫外线对纸张的破坏作用,实现宣纸耐老化性能的实时快速检测,准确预测宣纸的保存年限[13],从而为消费者和书画收藏家提供基本参考。

5.4抗虫性

抗虫性是指宣纸或字画在长时间的保存中抵抗害虫的侵蛀能力。“纸寿千年”的原因不仅仅是指宣纸本身纤维的耐久性,还和宣纸良好的抗虫性能有关。关于宣纸的抗虫性只在早期有过少量相关研究,刘仁庆[14]将黑皮蠹和花斑皮蠹从幼卵培养成成虫。然后分别用两种害虫对7种不同种类的宣纸纸样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害虫对所有的宣纸纸样都有蛀蚀作用,黑皮蠹对特净皮宣纸的蛀蚀程度较轻,而花斑皮蠹对净皮宣、棉料宣的蛀蚀较为严重。此结果与两种害虫的习性和宣纸的原料种类有关。然而此实验研究对象较少,数据也较少,仅可作为参考用。

6宣纸业的继承和发扬

宣纸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手工制纸,从原料投入到成纸要经历两年时间,生产周期长、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20世纪50年代以前,宣纸生产工艺流程几乎没有什么改变[15]。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产量,宣纸生产企业开始引入化学法制浆、漂白及对新工艺新装备进行研试。1956年青檀皮常压蒸煮成功,使皮料生产周期由300多天缩短到3天,纸浆得率提高50%以上;1957年采用当时较先进的现代筛选设备进行实验,进一步去除了草节、灰粒、黄筋、薄壁细胞等,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采用打浆机对青檀皮进行打浆,功效提高20倍以上;1975年实验成功了以石碾代替水礁式制草浆的方法,对提高宣纸质量有很大改进;1993年以钢制铁焙替代晒纸土焙,并将原各土焙的分散供热改用锅炉集中供热;2007年又对晒纸的前道工序盘帖(将经压榨脱水后的湿纸幅干燥)设施进行革新,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上述工艺和设备的一系列改进,使浆的净化处理和晒纸设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传统工艺生产的宣纸耐久性已经历史的考证,而檀皮化学法制浆生产的宣纸耐久性还有待历史的验证。近几年,宣纸集团在制浆的蒸煮及漂白、设备及用具方面也在不断进行试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青檀皮化学制浆和传统工艺制浆之间存在冲突,如何处理好现代化生产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关系,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程度,是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宣纸制作已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精髓需要保留、保护和传承。宣纸现代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有待改进和创新,以便将宣纸发扬光大。

7结语

传统的造纸工艺与现代技术不是对立的关系,未来宣纸的制作工艺也不一定被现代技术取而代之。宣纸工艺是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与传统造纸工艺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将现代技术植入传统工艺之中,以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现代技术需要与当地的生态资源、社会文化体系相适应。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宣纸传统工艺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也只有这样,宣纸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Zhang Yanyuan, Han Fang. Historical paintings[M]. Beiji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63.

张彦远, 韩放. 历代名画记[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2]Liu Renqing. National treasure[M]. Beijing: China Railway Press, 2009.

劉仁庆. 国宝宣纸[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3]CAO Tiansheng. The Origin of Xuan Paper and the History of Xiaoling Xuan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 1991, 10(6): 64.

曹天生. 宣纸起源与小岭宣纸史考(上)[J]. 中国造纸, 1991, 10(6): 64.

[4]CAO Tiansheng. The Origin of Xuan Paper and the History of Xiaoling Xuan Paper[J]. China Pulp & Paper, 1992, 11(3): 65.

曹天生. 宣纸起源与小岭宣纸史考(下)[J]. 中国造纸, 1992, 11(3): 65.

[5]Hu Wenyu. Xuan paper biography[M]. Hefei: 1923.

胡韫玉. 宣纸说[M]. 合肥: 1923.

[6]Li Zhengli, Hu Yuxi, Liu Shuqiong. Comparative anatomy of the branches and bast fibers of various year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65, 13(4): 31.

李正理, 胡玉熹, 刘淑琼. 青檀各年枝韧皮纤维的比较解剖[J]. 植物学报, 1965, 13(4): 31.

[7]Liu Rnqing. Xuan pap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Xuan paper and painting[M]. Beijing: Beijing Light Industry Press, 1989.

刘仁庆. 明清代宣纸—宣纸与书画[M]. 北京: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9.

[8]Cao Tiansheng. China Xuan paper history[M]. Beijing: 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Press, 2005.

曹天生. 中国宣纸史[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9]Pan Yaozu. Xuan Paper Making[M].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ress, 2007.

潘祖耀. 宣纸制造[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10]Fang Xiaoyang, Wu Dantong, Lu Yikui.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Xuan Paper in the "Millennium Ancient Xuan" in Anhui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08, 16(6): 1.

方晓阳, 吴丹彤, 卢一葵. 安徽泾县“千年古宣”宣纸制作工艺调查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8, 16(6): 1.

[11]HU Wenjun, ZHAO Daisheng. Analysis of Xuan paper life[J]. China Pulp & Paper Industry, 2013, 34(19): 74.

胡文军, 赵代胜. 宣纸寿命特性分析[J]. 中华纸业, 2013, 34(19): 74.

[12]Yu Zhangshu. Discuss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tary paper machine for producing special rice paper into the structure of long net paper machine[J].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2014, 29(s1): 346.

余章書. 对生产特种宣纸的圆网纸机改造为长网纸机系统结构探讨[J]. 中国造纸学报, 2014, 29(s1): 346.

[13]TIAN Zhouling, YAN Zhipei, REN Shanshan, et al. Research on the Dry Heat Aging Resistant Properties of Diferent Papers[J]. China Pulp & Paper, 2017, 36(3): 42.

田周玲, 闫智培, 任珊珊, 等. 不同纸张干热老化性能研究[J]. 中国造纸, 2017, 36(3): 42.

[14]Liu Renqing. Xuan paper insect resistance research presentations[J]. Paper and Paper Making, 1993(3): 56.

刘仁庆. 宣纸抗虫性的研究简报[J]. 纸和造纸, 1993(3): 56.

[15]Wu Shixin. China Xuan Paper[J]. The Documentat, 1986(1): 257.

吴世新. 中国的宣纸[J]. 文献, 1986(1): 257. CPP

(责任编辑:黄举)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
新时代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路径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久等了 还你一场春意盎然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