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组合体三视图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21袁生胜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组合体三视图任务驱动法

袁生胜

摘要: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是机械类技术工人必备的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是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关键和核心。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三视图教学过程中,这对学生识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很有帮助,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组合体;三视图;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8)13-0143-0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它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很好的解决问题。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常常要识读零件或部件的结构图,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读图能力。而要识读零件图或装配图首先要学会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由于中职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时并没有接触立体几何知识,对大多学生来说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这一内容不易掌握,是一“难关”。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组合体三视图教学过程中,能很好突破这一“难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组合体三视图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

l、创设学习情境,确定学习任务。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实习生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以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直观、更形象。形象、生动、直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来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同化”或“适应”,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首先需要创设一个实际的工厂生产情境。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相关专业课,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等因素,先创设较为简单的情境,由浅入深进行组合体的教学。如:公司接一批订单,要求尽快生产如图1-1所示支座零件,为更好的表达该零件,需将其三视图画出。

在绘制过程有以下几点要求:

(1)选取合适比例,作图规范;

(2)表达方案合理,内容完整;

(3)投影正确;

(4)尺寸测量正确;

(5)绘图工作过程标准、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组合体进行分析。采用多媒体和实体模型,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使用多媒体动态显示组合和切割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技能的形成,理解和掌握形式进行分析的组合不同的方法。结合动画,在不同的方向旋转组合体,帮助学生选择主视的方向,让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进一步阐明主视图的选择原则。同时使用可分解的实体模型进行讲解分析,如图1-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了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对支座形体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了解支座的形体后,需要明确情境中所设定的任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个任务所需时间。

2、任务分解,学生尝试自主完成任务。采用了分组教学,先把学生分组,每组五位同学:三位负责画图,一位负责上台解读本组的解决过程及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一位负责教具尺寸测量和对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打分。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和实物拆解演示下,对模型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形体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结合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能基本完成该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此过程中要将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从而能够较顺利绘制三视图:

(1)支座的组成形式;

(2)视图选择原则,确定主视方向;

(3)长度、宽度、高度方向基准的选择;

(4)量取尺寸,确定绘图比例;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提出问题,自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并对图纸进行改进。在此环节中,老师所起作用很大,出现问题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各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形成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案。

4、评价总结。学生完成任务后,接下来的重点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是否正确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学习能力。

首先学生上台讲述小组操作的分析和思考过程,然后对小组完成的三视图进行拍照和投影,并结合模型阐述绘制过程。其他组成员根据情况随机提问。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引导他们以爱学、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断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展示答案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评、小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方式进行评分,选出优胜组。

二、教学体会

“任务驱动”教学法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的展示了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过程,使学生对组合体的三视图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还会存在一些问题,要真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不断的探索改善。机械制图也并非所有课题都适合任务驱动法,要根据知识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合理选用。

参考文献

[1]郭红星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组合体三视图教学中的应用,《科技广场》,2010年,02期

[2]郭岩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探析.《西北职教》,2007年,10期。

[3]杨水洁,《机械制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组合体三视图任务驱动法
嫦娥五号离回家又近一步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