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探析

2018-10-21李洋菂

健康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李洋菂

【摘 要】目的:探析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搜集2015年4月-1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本次实施护理方式的不同类型划分为实验组(足部护理模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为28例,对所有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的预后影响给与严密观察,并作出分析和总结。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措施后获得的总改善率27(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获得总改善率的18(6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648,P<0.05)。结论:采取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预后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足部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排除其他原因下,因血糖的升高累计周围神经所造成的周围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主要以对称性疼痛、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且下肢较上肢多见,发病率约为85%以上[1]。部分患者可伴随病情的发展引发为自主神经损伤或颅神经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此,为有效寻求一套舒适的足部护理干预措施,已成为临床众多学者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选自2015年4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护理、足部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恢复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于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后,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明确糖尿病病史或至少有糖代谢异常者;(2)诊断糖尿病后出现神经病变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均排除存在严重动静脉血管病变及肾功能不全引发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按照护理类型的不同分成实验组28例(足部护理摸)和对照组28例(传统护理模式),其中实验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0例,年龄阶段在48-75岁,平均年龄段在61.5岁;病程时间为1-8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5±2.8年;)对照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2例,年龄阶段在45-72岁,平均年龄段在58.5岁;病程时间为1-1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2.27±2.9)年;以上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相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对本组患者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常规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如遵医嘱提供药物,结合糖尿病的有关食谱制定对应的饮食及运动计划,并对血糖变化给与严密监测。

1.2.2实验组:对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运用足部护理模式(1)定期设立有关足部护理培训讲堂,以帮助患者及家属对足部护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2]。(2)建立护患之间沟通平台,鼓励患者通过康复经验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中,提高对足部护理的自我护理技巧性。(3)对患者的足部情况详细了解后,针对皮肤损伤或感染的患者,应立即给与处理,同时对患者的足部的颜色及温度进行严密观察[3]。(4)坚持每日泡脚,水温调至再37-38℃之间为宜,浸泡时间为10min/次。另外,针对皮肤干裂的患者,应给与涂抹润肤膏,以防皮肤开裂。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预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通过对两组糖尿病周圍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干预后的预后恢复情况作为临床疗效标准:经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或恢复正常,且睡眠质量好,则判断为完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较干预前有所好转,则判断为较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较干预前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则判断为无改善。

1.5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干预措施后较干预前,明显获得改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信息见表1

3 讨论

据有关最新资料表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带有一定的隐匿性,病情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高[4]。如早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方式与护理对策,不仅对病情发展得不到及时控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与完善,促使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于患者的所有需求,而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至关重要。足部护理是具有目的和针对性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加强患者对足部护理的有关知识加以了解,从而提高了自我护理技巧与知识掌握度,进一步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更利于患者促进预后康复。本次通过对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获得的总改善率为96.43%,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的64.29%更胜一筹,这与杨兆再研究报告中观察组获得的总有效率为96.5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65.56%,差异有可比性,P<0.05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与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足部护理,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预后效果佳,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预后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琼.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探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1):150-151.

[2]何孔霞.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85-186.

[3]李丽仙,李丽丽.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87-188.

[4]杨兆丹. 探讨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167-168.

猜你喜欢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药泡脚配合情志护理治疗中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黄芪泡服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