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10-21李卓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考高校

摘要: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对湖南H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坚持将督与导相结合、推进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改革、坚持与教学单位同频共振、正确看待学生的评教调查、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思考

一、坚持将督与导相结合

教学督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总结教学,推广优秀经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积极倡导“督为手段,导为根本”的工作理念。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应坚持“督中有导,导中有督,使督和导紧密结合”的做法。

对于面上,教学督导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与人为善的精神,采取集体听课与认真分析相结合,听课与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学生反映相结合,肯定成绩优点与指出问题所在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听课后都进行了督导小组内部集体讨论分析,并及时将相关意见及学生的普遍反映反馈给任课教师,通过交换意见,使任课教师感到教学督导人员听课不是专为找岔子、挑毛病,而是为了帮助、改进和提高。例如为了帮助学校参加教学竞赛获得名次的教师在后续参赛中更上一层楼,参赛前教学督导人员都分别针对性的听课,并提出了中肯的看法和改进建议。坚持督查与指导相结合,教学督导人员及时向教学单位建议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或座谈会,在教学督导人员的建议和教学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扩大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对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于点上,根据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水平,教学督导人员应进行跟踪督导,每次课后及时反馈意见,例如一部分刚引进来的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容易引时学生反映,有些学生甚至提出要求换老师,对教师本人生产了思想包袱,只有通过教学督导人员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年青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引导向其他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学习,下苦功夫备课,持续的跟踪帮扶,才能够在教学效果都有了显著改进。

教学督导人员在听课中着重突出三点:一是深入细致有准备地听课,客观反映督导对象的情况,并且尽可能与督导对象反馈交流,做到既“督”且“导”。二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课堂教学规范的落实情况。三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三基教学”是否落到实处。

二、推进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改革

推进课堂听课与评分工作改革。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继续坚持并逐步完善课堂听课与评分工作的改革,实现分散听课与集中听课相结合,分组听课,交叉评分,突出重点,注意平衡。采取了严格要求、定期统计检查、必要的集中讲评等有效举措,抓好动态平衡,加强听课评分的精准性,确保了教学督导工作的准确度和权威性。

继续坚持督查以课堂教学常规为主的教学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将全校课堂教学的测评统计和违纪情况按月总结,制成专表,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如遇重大教学事故,则当天呈报主管校领导。根据需要,经过领导审定,此类情况,也在《教学简报》上披露,以促进全校教学常规与教学行为规范建设。同时,教学督导人员还有意识地探讨怎么样从课堂教学评价,延伸到对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益等一起进行统筹考察,主动参与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学分制以及补考办法的研讨。

三、坚持与教学单位同频共振

教学督导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要与教学单位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争取教学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做好教学督导工作的有力保证。在推动教师教学活动方面,教学督导人员要起配合、参谋作用,具体还要由教学单位出面组织,教学督导人员每期开学初都及时与联系的教学单位通报了教学督导工作安排,并听取了他们的建议,明确工作的着力方向和重心,使教學督导工作能与教学单位的教学安排合拍,达到相互促进。

在学期中,对于在听课、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教学督导人员应及时向教学单位以及相关教研室(系)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得到及时解决。例如某学期物理教研室一位年青老师刚刚担任《大学物理》课不久,教学效果尚不稳定,但还承担着一门双语教学任务,听课过程中,教学督导人员发现学生反映意见非常强烈(有的要求停课、换人),另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到课率只有1/5,对上述情况教学督导人员都及时向所在教学单位及教研室反映和沟通,以争取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四、正确看待学生的评教调查

教学督导人员在每次听课过程中,为了及时搜集学生对课程的反映和建议,都会随机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但学生对此有不同的反映,有的学生比较认真填写,不仅写了评议等级,而且还写了建议;有的学生有顾虑,不想得罪老师;有的认为填写这种表,没多大用途,反正也改不了,以至乱填写。例如一位教师讲课时备课很不充分,几次出错,甚至出现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不仅要看稿子讲课,而且大部分时间面对屏幕和黑板,背对学生,课堂信息量很小,我们认为属较差,但许多学生却填写很满意。而另一位出国博士,概念交代得深入浅出,讲解到位,并能注意所教授专业及工程实际,只是语言较平谈,却发现许多学生说效果差,听不懂,收获不大。因此教学督导人员认为对学生填表的原始材料应进行分析和筛选,不宜全盘转给任课教师,而且应着重对认真听课的学生进行调查。总之,对学生反馈的意见要重视,尤其是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多数学生的感受尤应如此。因为学生是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对教学最有发言权,感受最深。但对所反馈的意见应加以分析,同时在反馈给任课教师时也应倾听他们自己的看法。只有把教学督导人员的看法与学生反馈意见及任课教师的看法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评教、评学能更全面、更有效。

五、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的自身建设。根据教学督导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以组织业务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自身建设。采取一般布置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学校会议精神,交流情况,研究问题。特别抓好听课评分的精准性,做到思想上明确认识,行动上积极努力,工作上落到实处。落实教学督导工作 “三大转变”。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引领教学督导工作的观念形态,观念上从“以督为主,只督不导”转变为“既督又导,督导并重”,方针上从“只督不评,督评脱节”转变为“既督且评,督评结合”,效能上从“只管督导,不问考核”转变为“主抓督导,参与考核”,不断完善“督教”、“督学”、“督管”职能,凸显教学督导工作的实效,促使教学督导工作向纵深发展,做到全过程督导,全方位督导,让督导变成“都到”。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作者简介:李卓(1980~),男,硕士,助理研究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科长,研究方向为教学质量监测、教学评价。

猜你喜欢

思考高校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