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街景建筑立面改造思考

2018-10-21叶青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叶青

摘要:为响应国家“城市双修”的战略要求,本文以宁波市文昌街的街景建筑立面改造为例,浅谈针对现有的街道建筑立面情况,如何利用宁波“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新的规划设计,对城市街道进行修补装饰,提升街道的整体风貌,对城市街道文化加以保护,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治理“城市病”。

关键词:立面改造;城市双修;街景建筑

随着宁波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发展面临种种问题。2017年宁波市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在此机遇下,如何改善城市景观风貌和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是宁波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现实生活中街道环境并不理想,街道家具缺乏,卫生状况较差,有的建筑甚至还有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府相关部门在坚持以人为本、有效推进的原则下,对有问题的街道区域进行集中整改,打造居民满意的城市。

一、城市双修概述

(一)城市双修概念及内涵

“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有效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宁波市作为试点城市可以在组织模式、规划设计理念、工程技术、资金筹备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索或先行先试。

(二)城市修补的重要性

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尽管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建筑质量大幅度提高,但每个城市仍然存在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风貌极不协调的片区。立面改造针对建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筑改造方案,对受损建筑进行修复,提高建筑物的外观价值,是城市修补的有效方式。

二、文昌街的街景建筑的现况和所存在的问题

(一)文昌街景建筑的现状

文昌街的建筑风格多样,建筑年代跨度也大,有新中国成立前的也有近十年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新中国成立前所建的,这类房子大都是一至两层的传统建筑,墙体立面主要是用灰砖建造,而窗门主要为木质材料,质量大多较差;第二类是高度为三至五层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外墙体大都刷了灰色水泥,门窗依旧为木头材质,而且加筑现象明显,房屋质量一般,是新中國成立后至八十年代的建筑;第三类是八十年代以后建造的,它们的外立面多为瓷砖,门窗由铝合金所制造,颇具现代风格,这类建筑大都在七层以上,质量较好。文昌路现状建筑见图1。

图1文昌路现状建筑图

(二)对现存建筑在立面上的分析

首先,文昌街现存建筑没能展现当地文化内涵。这些建筑的产权人往往都是随着自己的主观偏好来建造房屋而后又进行随意的更改,这就导致了墙体立面形式各异,外墙体成了各种材质的展示场。其次就是建筑损坏严重。建筑的建造年份不同,甚至是年代不同,因此房屋新旧混杂,建造年份久远的房子本身就不够好,再加上风吹雨打还有人为的破坏,导致建筑出现不少问题,诸如墙体泛黄、有苔藓类植物生长在墙上,有的墙体还被严重损坏,门窗破败老旧。最后就是社区墙体立面风貌缺乏监管。在社区里满布晾衣架子、水管电线管悬在各处墙体外、空调机架的安设也很随意,还有不少防盗窗外凸,上面还乱放着各色物品,有盆栽和衣物等,这些不仅影响社区的美观,还对小区里的居民构成安全隐患。

三、对街景建筑的立面改造

(一)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目标

改造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保护和延续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的发展变化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与传承,我们不能片面的将以前的建筑全部拆除,而要以继承的形式进行适当的保留,这样才能体现独特性与魅力。其二就是营造一个令市民满意的宜居环境,这是我们对街道建筑进行立面改造的最开始的动力,也是最终目的。

(二)街道建筑立面改造原则

第一,建筑立面必须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传统风格的立面设计虽有一定的弊端如造价太高,但其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而现代的立面设计虽具有高效性,但通常缺少文化内涵,只有将传统的立面设计与现代的立面设计相结合起来,分别取其长舍其短,才能设计出能展现当地特色的实用美观的立面。第二,注重整体建筑群与单个建筑的和谐。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个建筑十分美观,而从整个建筑群来看却不协调,有的街区却与此类情况相反,整个建筑群虽协调单个建筑的立面设计过于单调。因此在设计立面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只有整体与个体都兼顾,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策略

改造策略的重点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拆除、整治、与修缮。所谓拆除,就是对那些违章建筑和危险建筑进行强制性的拆除。整治就是对那些只是有些破损或墙体立面结构被破坏的建筑进行加固维修和装饰,同时对那些影响社区美观性和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设施进行整改。修缮主要是针对建筑质量差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或历史遗迹,对有价值的建筑和古迹进行修复,重现独特文化特色和风貌形象。如文昌街17号民居,被列为历史建筑,具体修缮措施包括建筑屋顶和外立面按原貌采用相同外观材料修缮或恢复,正常结构应就破损处局部修缮不得落架。

(四)街道建筑立面改造的具体措施

首先,对建筑进行清洁,将那些影响市容的物品诸如外凸防盗窗进行拆除,针对不合法的小广告对墙体进行相对统一的整改,还有把生活垃圾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第二,对墙体进行优化,把那些“豆腐渣”似的外墙拆除,对于实用却损坏了的墙体进行修缮,同时把一些规格大小进行统一以实现整体的美观。第三,对遮阳板的改造,很多遮阳板都是房主自己主观设计的,有实用性而无美观性,这也需要协调统一。第四就是对第一层商铺的门厅进行整改,店招颜色、材质和尺寸等需统一协调,营造优美的建筑“第二次轮廓线”。

四、结束语

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立面,在构成城市景观、体现城市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改造方式和手法的探讨,表明了进行建筑立面改造时,应当深刻把握传统地方建筑在建筑构件、色彩、材料和尺度等各方面的特色,将其运用在现代建筑上,传达其作为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通过立面的改造,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面貌。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