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的若干思考

2018-10-21任青青

高教学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PDCA循环高职院校

任青青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职业院校考察,并就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对加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教育部先后出台文件要求职业院校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鉴于此,文章从高职院校内部保证体系构建的基本条件入手,通过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模式的探讨,提出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PDCA循环;关键点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6-0174-03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hairman Xi Jinping has made many visits to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made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has made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emphasizing "high attention and fast developmen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ssued documents requiring vocational schools to establish an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system. In view of this,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guarante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PDCA cycle; point of control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官網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1341所,全日制在校生数1048.6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职业院校考察,并就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对加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15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①中提出,政府权责明确、依法行政,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社会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参与监督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教育部后续分别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②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进行了指导。

教学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心环节。作为开展教学的第一责任单位,要通过不断进行的教学过程诊断和改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管理效能,逐步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教学过程的高质量、高水平实施。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组织的活动分工越来越专业、越细致。每个组织只是整个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要完成最终的产品,必须得到供应链中各方的积极配合。在教育教学这条供应链中,各级部门都要严格履行其职责,才能确保高职院校内部质量。

(一)高职院校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其生成的过程中首先得到保证,体现高职院校担负主体责任的内在自觉性,高职院校须关注国际、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主管教育部门的要求,并通过各种方式向教职工传达和宣传;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用人单位调研、学生座谈等多种沟通方式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和社会满意度。通过高职院校招生计划的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等途径,将识别的相关方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转化为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规定,并确保这些要求得到满足。

(二)教育管理部门监督引导

教育管理部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二责任主体, 复核职业院校是否具备履行第一主体责任的制度、机制和能力,体现教学管理部门的管控应激性。教育部门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部门,我国教育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要求。教育部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制订标准,高职院校也能借此判断本校的教学质量。

(三)社会各级部门积极参与

社会各级部门(学生家长、联合办学方、下一级院校、各种教育物资供应单位、学生用人单位等)是人才培养的第三责任主体,根据第三方的实际需求对第一方提出需求,对高职院校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改进积极提出建议,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可以将其看做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输入的是办学定位和高中毕业的学生;输出是通过大学三年学习取得毕业证的学生,是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后的成长和社会对其反馈;在这个过程里面,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就要看学生在高职院校三年的转化活动,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系统,教学系统内包含很多过程,这些过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对这些过程进行管理,我们称之为过程方法。

对于过程方法的管理模式常采用PDCA循环,PDCA循环是由美国著名质量专家戴明提出的。PDCA分别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方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按照P、D、C、A四个顺序不断循环地进行下去的程序。

P (plan)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确定,以及资源管理确定。

D (Do)执行,根据已经确定的计划、方案,按照设计的方法进行运作,主要体现在产品实现这一部分。也是关键部分

C (check)检查,在执行的过程中以及执行结束后,要对过程及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对于出现不足的地方,要找出问题点。

A (action)处理,主要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于检查优秀的一面,要值得肯定,并且加以推广;对于不足之处,要找出问题,总结原因,为下一次的运作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对于本次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列为重点关注,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作为重点解决突破的对象。

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思考

高职院校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过程中,将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教学设计和开发过程及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过程视为三个关键过程。高职院校对这三个关键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形成PDCA完整的闭环管理模式。

(一)与相关方有关的过程控制

在高职教育中相关方包括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要想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要识别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高职院校教育的输入内容,高职院校每个部门、每位员工要根据相关方的意见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其次,高职院校在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要做好过程控制管理,特别是和相关方接触时要确保良好的沟通,明确相关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提供相关方所需教育和服务。

最后,做好相关方满意度监控。针对相关方的意见反馈要积极给予支持和解决,为以后高职院校的教育服务持续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据。

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相关方。学校的最高管理者、领导层、全体成员都要以相关方为核心,关注相关方的满意度,根据相关方的反馈不断的持续改进,才能最终赢得相关方满意。

(二)教学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

教学的设计和开发是教育和教学质量保证实现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教育和教学的质量水平。如果教学设计开发不好,会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就业要求,和对应行业企业脱节。高职院校在对教学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严格把关,图2为高职院校教学设计和开发过程。

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教学过程的各种要素,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设计质量。同时,通过对教育和教学服务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变更教学设计开发内容,促使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纠正偏差,确保高职院校教学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三)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过程控制

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的过程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就业后对就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因此学校要对教育和教学服务过程严格把关,确保在受控的条件下对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图3为高职院校对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学服务提供过程,制定了教学管理规范、常规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含了教务、教学规范、教学流程、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制度、课程标准编制、实习实训教学、教学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照执行,保证了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治理监控机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立督导室,专门监督和跟踪教学质量过程,评价教学质量,督导室要根据职业教育要求修改督导评价指标;教务处专门设立岗位对各教学单位教学秩序和教学运行过程进行规范;二级院校辅导员每天督查学生的到课情况;就业办积极收集毕业生实习期间的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用来评价教学质量。

五、結束语

高职院校在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时,各部门要严格按照PDCA循环模式来认真执行,对于任何工作要有计划,有实施,实施结束要组织监督检查,最后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要求学校专门设立质量诊断和改进办公室。负责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的日常管理、运行监督及信息统计、分析;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编制审核报告;负责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的审批、实施情况的跟踪及有效性确认。

最后,高职院校一定要树立持续改进的意识,不断寻求和识别改进的机会。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要通过社会调查、教师座谈、学生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各相关方的要求和改进建议,识别、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工作,不断更新和优化工作方法和程序,保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注释:

①教育部办学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Z].2015-6-23.

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12-3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学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Z].2015-6-23.

[2]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Z].2015-5-4.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12-30.

[4]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41-46.

[5]万德年.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J].院校治理,2017,16:46-49.

[6]刘志峰,杨晓凤,方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探讨[J].教育管理,2017:99.

猜你喜欢

PDCA循环高职院校
PDCA循环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