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共享经济面临的发展与机遇

2018-10-21胡晓月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资源配置共享经济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出现为共享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三者的结合不仅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本文以共享单车为例,着重分析研究中国“互联网+”共享单车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资源配置;共享单车

一、共享经济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特征

(一)产生背景

“共享经济”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菲尔逊和琼·斯潘思在论文中提出的,这种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整合社会上闲散资源,提供给需要这些资源的人使用。虽然“共享经济”在近几年才开始被大家频繁提起,但“分享”这一行为却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书籍借给朋友等行为都是分享,只是和“共享经济”相比,这种分享的行为要受地域和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限制。在“分享”阶段,个人的闲置资源只能在一个小的社交圈内流转使用,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但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一些技术逐渐发展形成的共享行为,早已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促使个人或企业的闲置物品在全国甚至全球的范围内相互租借与使用。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各国的工业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伴随着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都不得不面临的巨大难题。与此同时,长期的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资源浪费问题。据相关报道称,许多国际快时尚品牌每年都会焚烧上十吨的新衣服,而与此同时在一些贫困地区仍有许多人没有衣服穿,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也进一步促使“共享”行为的产生。如此看来,“共享”已经不只是一种本能选择,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

(二)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共享经济在形成與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根本目标。共享经济主要是通过增加交易主体的数量以扩大交易规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交易双方信息对称性等方式来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让资源的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进一步提升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和福利水平。

(2)所有资源都可以共享。从全要素角度来看,共享经济中共享的资源不仅仅是闲置资源,还包括各种难以模仿复制的特有资源和效率低下的低效资源。在共享经济中,不仅是实现闲置资源的共享,也要对优质资源进行共享,最终达到“一切资源都可共享”的境界。

(3)共享经济的两权分离原则。不同于传统观念里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可分割的观点,在共享经济里更加强调二者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资源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通过签订相关协议条款或是在第三方平台的监管下,实行资源使用权的转移。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使用权的地位被提到所有权前面,物品是否能够被有效使用显得更为重要。

(4)用低成本获取高收益。降低成本是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机器设备、生产厂房的共享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去除中介方简化交易环节来减少交易成本以及通过资源的多次流通租借达到边际成本趋零等,这些都是共享经济模式下降低成本的具体表现。共享经济模式下巨大的交易市场和不断更新的交易方式以及种类,都带动着经济收益的不断增长。除了经济收益外,共享行为所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收益。

二、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

虽然共享的理念产生已久,但是真正大规模的共享经济还是依附于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可以说互联网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如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已经涉及到住房、交通、技术等多个领域。从Airbnb首次提出的空间共享理念到Uber、滴滴等共享出行企业的创立,再到陆续出现的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器,越来越多的物品开始步入“被共享”的行列。 “互联网+”共享经济已成为众多企业和网络平台不断追求的新商业模式。企业通过设计开发网站、手机应用等,为闲置资源提供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再借助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供给方的资源使用权向需求方的转移。交易成本低、开放程度高、时空约束力弱等特点都吸引更多的企业、个体参与到共享交易中去。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共享经济主要在以下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

(二)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共享经济企业的数量在全球“独角兽”榜单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237家独角兽公司名单里,前五名中就有四个是共享经济型企业,分别是Uber、滴滴出行、美团+大众点评、Airbnb。位居榜首的是共享出行企业——Uber,同时中国的共享出行企业滴滴打车也以56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第二。中国共有65家企业上榜,共享经济型企业有33家,占总体比重的50.8%。而在2017年年初,该数量仅为15家,占总体比重的35.7%。

据《2017年中国分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中数据显示,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在2017年高达49205亿元。其中金融领域的交易额最高,达到了28264亿人民币,比2016年增加了35.5%,在交通出行、空间共享等非金融领域,交易额共为2094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66.8%。从总占比来看,共享金融的交易额比重较上年的62.4%减少了5个百分点,而非金融领域的交易额占比较上年的37.6%增加了5个百分点。分领域来看,2017年里共享服务、共享空间、共享知识领域的交易额增长最为明显。从融资情况来看,2017年融资规模最大的是共享交通领域,融资总额高达1072亿元,生活服务领域和知识共享领域分别以512亿元、266亿元融资排在其后。

中国的互联网+共享经济领域一直在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水平,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监管政策文件以推进共享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共享经济在2016年被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7月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也标志着分享经济将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部分。随后,共享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内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用来规范共享经济市场。

三、从“共享单车”分析共享经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共享单车发展现状

1.共享单车——开启全民骑行时代

从2015年第一辆无桩共享单车的上线,到现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各色共享单车,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共享单车就迅速火遍全国并陆续走出国门入驻全球几十个国家。其中两大行业巨头ofo和摩拜单车更是在上线一年内就登上全球独角兽企业排行榜,成为估值上十亿美元的新晋共享出行企业。继ofo小黄车、摩拜单车后,市场上又涌现出小蓝单车、哈罗单车等几十个互联网单车企业。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共投放单车2300万辆,用户数量达到了2.21亿,成功入驻21个海外的国家。

2.共享单车市场现状

国内共享单车企业从2015年上线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战,ofo和摩拜单车一直稳坐行业龙头的位置,以超高的市场渗透率瓜分了90%以上的市场。2017年底,这两家公司的日均用户量大概在500万左右, 而哈罗单车、酷骑单车等二线企业的日均用户量甚至不足ofo和摩拜的1/5。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共享单车小企业存活时间都很短,最终都会因为资金短缺等问题难逃濒临倒闭或被收购兼并的结局。

2017年度,共享单车行业融资总额在258亿元左右,ofo和摩拜单车更是获得了155亿元左右的融资。除了ofo和摩拜单车完成了E轮融资外,哈罗单车作为2016年11才正式上线的新企业也以较为强劲的势头追赶上来,完成了B+轮融资,剩下的大部分几乎都停留在A轮融资。

(二)共享单车对社会各方面带来的贡献

1.经济贡献

(1)带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

受汽车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出台的各种针对汽车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自行车产业正在不断萎缩并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特征。但是伴随着国内一大批共享单车企业的出现,自行车的生产订单出现了短期内爆发式的增长,为自行车生产制造业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共享单车对其上游自行车制造业、芯片制造业、新材料的制造等行业都形成了极大的拉动力,进一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共享单车通过和移动支付平台、GPS导航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合作也进一步扩大了信息消费需求。

(3)扩大就业量

共享单车在2017年共带动了39万人的就业,完成了将单车行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如今的共享单车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单一技能行业,而是发展成为集新材料、物联网、GPS定位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兴产业。

2.社会福利贡献

(1)减少个人出行成本

共享单车的人均骑行费用仅需0.5-1元/小时,而且许多共享单车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优惠骑或免费骑活动以及信用免押金政策。行业巨头ofo小黄车自推出信用免押金一年来已经累计为近3000万用户节省了40多亿人民币。

(2)缓解交通压力

大部分共享单车的骑行距离都控制在五公里以内,很好地替代了短距离打车,为短距离出行者提供了一个最优的出行选择。特别是在一些

一二线大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对交通拥挤程度的缓解效果尤为明显。

(3)创造高额环境福利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7年共享单车经济社会影响报告》显示,2017年共享单车的使用节约了汽油能源141万吨,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422万吨,减少了PM2.5322万吨,在环境方面创造的福利总值为140亿元。

3.带动技术革新

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其背后的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定位芯片研发技术的发展。Ofo在2017年与中国电信以及华为一同研发的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NB-IoT已经正式安装应用在小黄车上,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移动场景的一次新突破。

四、结语

虽然共享经济的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作为一个成长期不到二十年的 “新事物”,要想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经济模式仍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为了让共享经济这种新经济模式更好更健康地成長下去,就需要各国在监管方式的创新以及信用体系的构建等多方面做出科学的规划,共同为共享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共享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若能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充分发展,势必会为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作者简介:胡晓月(1997~),女,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新发展与新机遇》(编号:201710378578)阶段性研究成果。

指导老师:魏彦杰

参考文献

[1]何涛.共享单车现象与共享经济发展讨论[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 (08).

[2] 张玉明等著:《共享经济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06).

[3]吕本富,周军兰.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前景分析[J ].学术大视野.2016.(04)上.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资源配置共享经济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