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应对措施的研究

2018-10-21周立言吴光彦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应对措施研究

周立言 吴光彦

摘要: 在倡导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不安定因素对和谐社会的创建造成极大的阻碍。上文中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危害是极大的,并且校园暴力事件一旦发生结果必将是不可挽回的,给校园、社会以及民族都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目前发展良好的教育道路上的重大阻碍。我们通过结合对现有实例的分析来制定解决这种校园暴力事件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应对措施;研究

1 我国目前高校校园暴力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目前高校的校园暴力事件原因分析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家长、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以及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程度,学生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弱等方面。目前学生在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普遍表现出一些较大的问题,一是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在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课程教育之中,并没有把法制教学列为学生必须需要学习的课程,而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之中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法制意识方面课程的加强,以至于学生普遍表现出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在处理有关法律问题的各项事件时表现得并不是十分良好,尤其是在面临法律选择时,由于法制意识淡薄,学生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断,从而触碰法律的高压线。二是学生的应急保护能力差。由于学生在社会中相对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差的,在生活中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无法实现自我保护,并且无法及时地帮助自己摆脱困境。因此这种情况如果在校园暴力事件中发生,学生很难在暴力事件之中保护自己。三是由于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全面接触,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社会意识,例如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偏重哥们义气,这成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在校园暴力事件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学生处理问题与矛盾时,简单粗暴的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这种处理方式极易造成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发生。在目前的高校之中,大多數的学生出现了拉帮结派的现象,这更加加剧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四是学校的校园安保措施不到位。由于校园在设备建设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到对整个校园安全的全面考虑,因此很难实现在学校中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预计控制,校园设施建设不完全也是造成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处于一种不重视的层面,对于学生有关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教育不到位,因此学生从思想层面具有参与校园暴力的倾向,并在实际中表现出了高校对于学生这种校园安全教育的欠缺。五是学校的就寝管理机制仍处于欠缺的位置。一般大多数的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夜间,并且参与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学生大都是在晚上活动,这与学校的宿舍管理机制漏洞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制度上的漏洞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在我们以后的校园建设之中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最后的原因主要是针对高校校园的学生自身层面进行分析。

2 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降低校园暴力及欺凌产生的概率

2.1 强化学生的心理,以坚定的信念面对威胁与暴力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不怕邪恶、正义凛然的良好心态,防止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忍气吞声。同时,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发挥好坚强后盾的作用,让学生在受欺负时坚定自己的内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高校生良好心理的培养,特别是对于施暴者和受暴者。对于施暴者,教师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转变其思想态度,不断为他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受暴者,教师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生活和成长。

2.2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以严谨正义的法律规范学生的行为,防止校园暴力的产生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欺凌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断完善学生的法律知识,将遵纪守法的正确理念渗透入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和学校要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违背法律的严重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法律,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而且,要让学生在法律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保护自己,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

2.3 不纵容校园恶势力,将校园暴力事件扼杀在摇篮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使得学生在面临恶势力的胁迫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纵容恶势力只会让他们更加庞大、更加嚣张,要让学生明白采取有效措施才是防止暴力产生的最佳途径。这样,学生在被欺负时,他们才不会因为害怕而默默忍受欺凌,他们会勇敢地告诉老师,指出施暴学生的错误。

2.4 采取一定的措施矫正学生的行为,让施暴学生获得一定的惩罚

当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产生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年少无知纵容他们。学校和教师要将教育和惩罚有机结合,坚持法律底线,对一些破坏法律原则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动力。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校园暴力的错误性和危害性,才能使校园暴力欺凌现象越来越少。

3 结语

在高校校园之中,存在着一种严重危害学生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事件,也就是一直以来的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关于这种暴力事件的研究,我国一直处于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防范过程中,并且对高校的校园暴力事件严加预防。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是有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情况的发生,对目前的高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对实现新时代的科学教学理念造成极大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卜建华,潘云梦,张宗伟.校园欺凌现象与学生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3):94-98.

[2]黄河.校园欺凌的归类分析及反欺凌预防方案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06):20-32.

[3]李阳璕.校园欺凌基本概念之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9):24-28.

[4]麻警丹.浅议校园欺凌的原因及治理[J].法制与社会,2017(18):172-173.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应对措施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
刍议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私有云的架构和实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