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划龙舟力量训练及技巧训练分析

2018-10-21李如森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力量训练龙舟训练

李如森

摘要: 龙舟运动属于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科学训练,增强参与者的竞技能力,是提高其竞技成绩的重要手段。在划龙舟训练中,力量训练以及技巧训练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文章针对划龙舟训练中力量训练与技巧训练的相关实际情况,分析具体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龙舟;训练;力量训练;技巧训练

引言:

龙舟运动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十分传统的体育运动,多年来一直备受大众的喜爱。近年来,参与龙舟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划龙舟相关的训练也逐渐系统化、专业化。龙舟运动中,对参与者的力量和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也需要侧重对参与者的力量与技巧训练。

一、划龙舟的力量训练

划龙舟的过程中,需要划手依靠单片桨叶划桨,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合理发力推动船体先前运动。整个过程中,对参与者的力量水平要求较高。

在具体的力量训练中,首先要注意强化肌肉群训练。划龙舟的过程既涉及到参与者大肌肉群的绝对力量及耐力,也与其小肌群及远端肌肉群的配合相关。为此,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要注重对练习者进行肌肉群训练。在大肌肉群训练中,可借助平衡垫等来完成,以增强练习者腹外斜肌等的收缩力量。划龙舟过程中对参与者动作的协调性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参与者小肌群及远端肌肉群的密切配合。为此,力量练习中还要注意有意识的对小肌肉群进行训练,对后部大小肌群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现人体肌肉的协调。进而为大肌肉群的发力提供所需的支持和保障.并有效防止拉伤的出现。在训练时,练习者可借助杠铃或者其他一些器械等进行深蹲及硬拉训练,以强化后部肌群训练,并以专门的器械辅助小肌群的力量训练。于是,通过对大小肌肉群的科学训练,帮助练习者形成良好的肌肉力量,有效减少回浆所耗费的时间,效提升拉桨效率,以促进其整体划船速度。

其次,应注意保证肌肉休息。通过一定的力量训练,练习者的机体肌肉群在经过高强度训练之后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肌肉群的肌纤维会出现轻微的撕裂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休息,以保证力量训练的效果。为此,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针对练习者的身体状态,合理的安排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在每次力量训练后,指导练习者及时休息,为练习者提供充足休息时间,以促进其肌肉群的修复。在力量训练之后,人体不同的肌肉群在恢复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人体的腹部肌肉群所需的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大约需要。24小时的恢复。但胸背部以及腿部的大肌肉群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一般需要48小时以上。为此,在训练中,还需要每天针对性地对某一部位进行训练。同时,科学安排休息时间,使力量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周期,保证不同部位的肌肉群可以获得充足的休息和恢复。在合理的训练与充分休息之后,练习者的肌纤维在经过修复之后变得更加粗壮,力量更强,进而获得理想的力量训练效果。

二、划龙舟的技巧训练

龙舟运动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参与者的技巧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开展技巧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划龙舟相关的基础技术进行训练。教练员可指导练习者从启航技术开始,学习桨入水等技巧。桨入水位置要合理,可保持在练习者膝关节前外侧15~20cm左右。在身体动作方面,指导练习者将身体紧贴船舷,并将内侧脚置于自身坐板下,外侧脚蹬在前舱位置。在握桨方面,注意保持上方手肘关节的微曲状态,下方手则要与桨叶保持一拳半的距离。训练中,教练员注意检查不同练习者的动作,及时进行指正。在划船过程中,指导练习者充分运用腰背部及腿部大肌肉群,合理转肩、蹬腿、发力,并注意前后桨良好衔接,提高动作的连贯性。

其次,注重柔韧性与速度训练。划龙舟运动中,良好的柔韧性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参与者躯干的转体幅度和前伸幅度,并对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予以重大。因此,在开展陆地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龙舟运动的各项技术要求,引导练习者参与柔韧性、速度等方面的训练。在训练时,热完身后,教练可指导练习者参与劈叉、正压腿、侧压腿等练习,以拉伸韧带,改善其肢体柔韧性。同时,龙舟运动动作幅度大,划动过程中发力猛、狠,各个动作的节奏与频率都快,对参与者的速度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可以通过定时训练的方式,让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次数的技术动作。同时,还要注意引导练习者对单个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熟练各个专项技术动作,缩短不同环节的反应时间,提高对单个动作的熟练程度。并注意练习不同的组合动作,不断提高各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速度和不同动作的衔接速度。

另外,开展一定的水上实践训练。在陆地训练的基础上,可引导练习者参与水上技巧训练则,以更好的提高练习者的实战能力。通过水上训练,可以帮助练习者进一步熟悉划桨相关的技术细节,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同时,通过参与长距离的划桨训练,逐步提升练习者的有氧素质。在水上训练过程中,还可以指导练习者参与变速划以及持续划等训练。训练中适当调整桨频,并维持划桨频率的稳定性,逐步提高龙舟在全体练习者整体发力下的前进效果。

三、结束语

龙舟运动中,激烈的竞技环境下,参与者应具备较高的力量与技巧能力。因此,在开展划龙舟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力量训练与技巧训练的重要性。结合龙舟运动对参与者力量与技巧的要求,全面分析划龙舟的相关技术要点,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进而更好的对参与者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促进其综合竞技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伟伟,王亚星,曹志义,等.龙舟运动员外侧蹬腿发力特征的实验研究[J].体育时空,2018,(5):35-36.

[2]郭胜.核心力量训练对龙舟运动成绩的影响[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6):193.

[3]韩捷.功能性训练对龙舟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192-193.

[4]刘超.江汉大学龙舟队男子500m直道竞速技战术分析[J].武术研究,2018,3(7):98-100.

[5]何飞,王晓刚.高水平龙舟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2):142-144.

猜你喜欢

力量训练龙舟训练
龙舟
观云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浅谈力量素质与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及运用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体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