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路径分析

2018-10-21吴子银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吴子银

摘要: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培养学生人文价值、道德情操、社会价值的基础教育。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使生命教育得以实践,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之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珍贵与美好。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会使学生处于和谐安定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体的教学中占很大比重,担负着启蒙小学生,引导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任,因此,小学的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同时小学的生命教育也是对学生整体教育的黄金时段,在学生的生命观念定型之前,就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观。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受教育资源以及地域的影响,生命教育得不到重视

虽然生命教育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学资源匮乏,无论是师资配备,还是教材设施,都处于落后状態,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用说生命教育的开展,这些学校缺乏培育学生健康积极的生命观意识,也是导致在偏远地区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发生较多的原因之一,例如现实中存在的小学生不慎落入河中失水、留守儿童被拐卖等社会问题。

2.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表达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节省课时,赶进教学进度,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较少地设计朗诵、演讲、表演、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多为沉闷,使得学生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教师盲目追求课本化,单一地讲解只停留在课本中的片面的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没有深挖课文中的生命性,人文性内涵,忽视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在中高年级段进行迅速发展,在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单一地讲授法,难以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发现与发展个体的生命之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意义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所谓生命观即珍惜、热爱生命,发现生命的美好,让大家觉得珍惜片刻的时光去发挥生命的价值。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我们从小就懂的语句,就是生命观的体现,生命很宝贵,时间也很短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让学生知道了生命中的时间是短暂,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并以提升生命价值。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树立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去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目前网上出现过某个学校的小学生留下遗书跳楼自杀的新闻,这种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某些学校小学教育在德育工作方面的漏洞,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给学生太多的学习压力,没有让学生体会出生命的美好与珍贵。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不可缺少,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责任。

2.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尊严与美好

生命尊严是给予生命本体的尊重;生命尊严包括个体生命对自身行为的自重而取得他人对自己生命存在及生命价值的认可。一花一草,一果一木,鸟兽虫鱼等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例如“禁止践踏草坪”这个观念,这个观念的核心就是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包括自尊,尊重他人与尊重环境,其中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认真对待我们自身的身体及精神状态,不随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维护自己的尊严。尊重他人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形成,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态度,行为,在平等的关系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对话。尊重环境是指关心和爱护周遭环境,不随意破坏环境,践踏环境,尽力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路径探究

1.在课文阅读中切实提升生命教育的认知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生命教育的题材数不胜数。例如《唯一的听众》、《假如》、《花的勇气》、《生命,生命》、《地震中的父与子》、《火烧云》、《珍珠泉》等。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授课环节,除了教材文本知识的讲解,还应擅长发掘教材的思想内涵,选择一些适合生命教育的题材。

2.在写作训练中深入体味生命教育的内在意义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体现。其功用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文字语言进行表达和思想情感交流,是锻炼学生把语言文字知识同外在事物以及自身进行联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写作中融入生命教育,是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塑造生活理念,丰富内心情感的有效方式。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教授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与生命教育有关的题材进行写作。例如在叙事作文中可以以拾金不昧、孝敬父母、不乱花零钱为题材,培养学生对于美好生命品质的认知;写景作文中可以以家乡的风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启示的花草动物等为题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启发生命意识;写情感的作文中可以以父爱、母爱、帮助做家务等小学生熟悉的事例为题材,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应该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情感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把富有生命气息和生命情感品质的题材和写作联系起来并渗透到写作当中。通过引导学生描写熟悉的人、事、物、景等,让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理念认知,进而全面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健全的心智。

3.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拓展生命教育的发展空间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丰富学生的生命品质,激发学生的生命正能量,从而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除了理论知识上的教授,还应该有实践部分来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的成果。因此,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出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是对于生命教育成果的延伸和巩固。

生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生命教育就应该是指导学生认识生命、丰富生命的教育过程。通过将生命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路径方法的研究,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巩固生命教育的教学成果,全方位培养和丰富学生的生命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加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33.

[2]席行柱.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4):181.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