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2018-10-21刘芍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教学问题

刘芍君

摘要: 小学阶段是基础阶段,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很大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我通过参考文献和深入实践等途径对此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尊重学生的感受及个体体验,同时进行学生与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加深阅读体验,实现情感、知识等的发展,它关注的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学生的个体生命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阅读等能力,将体验式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我认为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时联系其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储备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思想情感,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教学范式。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成因

(一)常见问题

1.学生对文本没有大致感知,教师就要求其体验

在实践中,往往有一些教师急于求成,不充分考虑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固有特点和心理需要,这样导致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入、完整。

2.教师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

一些老师会主动告诉学生文本阐述的思想内涵,导致一部分学生以此为准则,不再寻求自我体验。而另一些学生即使有了自己的体验,也不敢表达出来。

3.差生的体验常得不到尊重与展现

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绩优异的学生频频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交流他们的体验收获。而那些所谓的差生,往往是坐冷板凳,这就导致那些所谓的差生学习积极性大大减退,在课堂上常处于旁观者的角色。

4.情境的设计偏离教学目标,导致学生不能顺利获得体验

有些教师创设情境时对于如何让教学目标得以顺利的实现没有考虑周全,所以他们创设的情境往往对课堂教学帮助不大,只是形同一个游戏过程。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教师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及实施步骤不明确

一些一线教师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并没有深刻的了解,把其真正内化,他们不能深刻的明白教学实践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他们还难以摈弃陈旧的观念,所以其教学实践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去发挥其主体性。

2.许多教师难以改变自己原有的权威观念

一些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自己对文本有了较充分,较准确的解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始终让自己处在权威者的地位。

3.教师对好学生存在偏爱情感

许多教师都会偏爱成绩优等生,教师对其的肯定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常会选择冷落那些成绩差的孩子。

三、应对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策略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实施体验式阅读教学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增强其真实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阅读状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根据差异性及直观性、生活化的原则进行创设,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文本之中,主要分为直观体验与间接体验两种方法。直观体验是一种进行现场观摩与体验的方法,主要有调查、采访等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教学以外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其可控性比较差,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常采用。教師需要将文本内容与特点进行结合,决定是否要实行直接体验法。比如在《荷花》这一课的教学中,具有比较强的情境性,内容也比较具体,如果在合适的季节,恰逢学校内或周边的荷花盛开,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摩。观摩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姿态、颜色有更直观的认识,更好地去体会作者的情感。间接体验法是属于一种虚拟的情境创设手段,它有着更高的经济性与便捷性等优势,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最常见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师能够直接在课堂上利用图画、音乐、表演等形式去进行情境的创设,也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表演,又或者通过代入感比较强的演唱使学生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间接情境的创设。

2.品读语言,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文本语言是承载作者情感及意义的载体,在阅读中需要从语言出发,对语言进行品读、体味,使语言的媒介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学中主要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内容,对语言进行品味需要对这四种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其中,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的阅读,这一做法虽然有点绝对,但也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要想对语言有一个深入的体验,就需要将读作为基础,但是在读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读包含有范读、朗读、默读、诵读等种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文本的具体类型、语言特点去选择读的类型。主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之前需要明确阅读目标,增强学生阅读的层次性与节奏感,让学生对文本语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品味。比如《放飞蜻蜓》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播放蜻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再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重点朗读,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对课文进行复述,对描写蜻蜓的外观与动作的语言进行品味。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更全面、细致地认识蜻蜓这一生物,对蜻蜓的形象体验更加丰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蜻蜓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对动物的热爱。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情感体验缺乏重视,教师进行的繁琐的讲解,学生通常会感到枯燥、厌烦,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则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个性的表达,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情感与内涵,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忠华.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101-102.

[2]叶满珍.体验式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构建策略分析[J].语文天地,2017(09):64-65.

猜你喜欢

体验式阅读教学问题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