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2018-10-21陈雪君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小学音乐素质教育

陈雪君

摘要: 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艺术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启蒙教育。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以音乐教育为主线,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实践。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初步的培养,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挤身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中。音乐综合实践课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创新;素质教育

引言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整个音乐教育教学却存在着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小学音乐教学更是处在音乐教育的最前沿,如何将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享受音乐、欣赏音乐、进而学会发现音乐的美、生活的美,就成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让学生在单学科中学到多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笔者认为改变音乐课课堂教学内容,推行音乐综合实践课是实现这一措施的最佳途径之一。

1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在当前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在小学教学阶段对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得到较快发展。然而,就当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而言,教学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具体而言,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选择灌输式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并未能够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加强重视。另外,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且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比较差,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很多教师并未能够充分理解及应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这不但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并且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教学创新也就十分必要。

2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有效途径及策略

2.1 自己练习———掌握歌曲———体验音乐美

自己练习歌唱,可以充分的满足学生们对于音乐歌曲认知需要。在这一环节之中,要求学生们通过这一方式,自我新的音乐知识,可以实现对对于歌曲的初步练习以及为以后的音乐的准确唱奏做出铺垫。对一些低年级对音乐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同学来说,这就需要老师充分的引导,根据书上的一些插图来理解音乐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弹奏自唱或者是直接播放录音带来进行歌曲的学习。对于中高年级的同学方法,可以完全在老师的弹奏之下,并且在词谱的引导之下,进行模块练习,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经验分享或者是反馈,这样教师就会清楚的明白学生们学会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还不会、哪些地方可能会比较难,需要加深学习引导的,也可以发现这一首歌,中哪一些地方比较好唱、哪些地方写的比较优美,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和分享,也可以在全班之中进行贤者自荐,做小老师,教其他同学练习学习歌曲,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的话,那么就需要老师加强努力,老师可以通过弹奏或者是播放录音以及进行自我教唱进行分点练习与巩固加强。

2.2 创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第一,创新小学音乐教材。在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中较常见的就是民谣与儿歌,并且教材版本更新速度比较慢,与现代音乐发展存在严重脱节情况,因而教师在音乐教材中可适当融入一些比较简单的戏曲或者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现教材内容创新。第二,创新教学音乐教学方法。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改变以往单一性教学方式,对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利用,从而使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及实际需求,也就能够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感悟,使他们能够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体会和认识。此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选择针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使学生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得以更好提升,促使其更好发展。

2.3 妙语激情,以情感人

俗语说的好:“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有声语言:所谓有声语言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神态。这一教学手段看似普通,其实妙在其中,别小瞧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安排好语境,把握好语态,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注意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师所安排的课堂学习中。无声语言:在音乐课堂中,无声语言被称为肢体语言,是用身体的动作或姿势配合音乐表达一定的意义。最常见的肢体语言就属舞蹈了,舞蹈与音乐教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运用舞蹈这一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比较适合低年级,因为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自然韵律来进行舞蹈表演,是用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4 运用多媒体等科技设备

十几年前的小学传统音乐课堂,一般一节课老师就是播放音乐音频,进而老师根据播放的音频进行简单的背景、环境的讲解,传统的音乐课堂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音乐课就是听听音乐而已。而现在,小学音乐课堂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技術,整个课堂的氛围就变得不一样了,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和画面上的刺激,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自然而然会加深,也更加利于使学生静下心沉浸在音乐氛围中,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2.5 引导启发,让学生感受意境

在进行歌曲教授的时候,老师要尽量多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和疑问性的语句对学生进行启发。例如在教学生《小雨沙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富含感情的一段话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学们,春天美不美啊?春天来了,树儿绿了,花儿开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边说边做小燕子飞来飞去的动作)”,这时候学生的兴趣就被一下子吸引起来了。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歌唱示范,让学生在听歌曲的时候慢慢产生对歌曲热爱的感情,例如,在示范《闪闪红星》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范唱效果,在确保音准的同时,还要在情感上和面目表情上体现出对国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结语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针对形式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他们的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新教育[J].学周刊,2014.

[3]盛群.论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6(16):230.

[4]杜海燕.分析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才智,2013(11):57.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小学音乐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