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张东荪新闻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8-10-21罗星迪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罗星迪

摘要:1980年以来对张东荪的研究逐渐展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张东荪的新闻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和张东荪的政治思想上。近年来,研究张东荪的学者开始增多,虽然方向有发散到研究其报刊活动、新闻思想等其他领域,但大多研究结果都比较混乱,而且也没有比较完整的结果。

关键词:张东荪;新闻思想;报刊责任

张东荪(1886-1973),原名张万田,字圣心。生于浙江钱塘的县官家庭,自幼接受正统儒学训练,旧学功底深厚。1904年公派日本,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了《学灯》、《解放与改造》等刊物,至1945年《正报》停刊退出报刊界,报刊活动贯穿了他事业追求的大半生涯。

目前,国内对张东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张东荪的新闻思想对我国哲学的贡献、张东荪的政治思想和张东荪的报刊活动、张东荪的新闻思想上。其中,对张东荪的新闻思想与我国哲学的关系研究比较透彻,研究结果脉络清晰,但对张东荪的政治思想和其报刊活动的研究,虽然近年来,研究的学者较多,但大多方向雷同,脉络混乱和零碎。

一、张东荪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在对这一方面的著述中,以左玉河的《张东荪传》,張永超的《经验与先验-张东荪多元认识论问题研究》以及马秋丽的《张东荪对中国哲学的论证思路研究》,张耀南的《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知识社会学”》最具权威和代表性。在这些著述中,对张东荪的新闻活动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张东荪是中国人的第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创建者。他的《思想言语与文化》一文,表达的就是一种完整的知识社会学。它是西方哲学成功输人中国并在中国生根花结果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哲学家力图追赶世界哲学发展步伐,参与最新哲学创建的重要尝试。在20世纪的中国,张东荪第一个给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多元认识论”体系。

(二)张东荪认为西方文化、西方哲学、西方逻辑并不是普遍的、唯一的,而只是人类文化、人类哲学、人类逻辑中之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种哲学形态。

二、张东荪的报刊活动

对张东荪的报刊活动研究中,方晓红老师的《中国新闻史》和吴静的《〈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两本书中的内容比较权威,二者比较归纳后,可以认为张东荪的报刊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报刊实践

从1912年开始,在张东荪早期的报刊实践中,他的初衷是为了以办报的方式来启发民智、监督政府、承担知识分子对社会公众的责任。虽然他独立主持报刊的时间不长,编撰经历分散,但他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编撰经验,并因为他发表的政论而声名鹊起。

(二)职业报刊编辑生涯

张东荪独立主持长达10年的上海《时事新报》,在此期间张东荪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原则,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让《时事新报》成为了中国报刊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份报纸,《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也是当时的第一份学术型副刊,为当时的思想传播和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重操旧业再办报刊

1927年,张东荪因觉得在国民党的迫害下,报刊已无法发表自由言论,便决定“脱离报界”。但在内忧外患的政局下,他不得不再次以办报刊和写政论的方式探求救亡图存的方法。他创办了机关刊物《再生》杂志,抗战胜利后,又创办《正报》点评时政,直至年近花甲才正式退出报刊界。

三、张东荪的新闻思想

关于张东荪的新闻思想,综合吴静在《半世报缘一心启蒙:张东荪的报刊活动与编辑思想》和左玉河的《张东荪传》的内容,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张东荪的新闻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强调报刊承担社会改良和文化革新的责任

创办报刊、发表政论之所以伴随张东荪办报过程的始终,是因为他一直坚信报刊对社会改良和文化革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认为报刊可以通过输入文化来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和启发民智的作用。

(二)注重报刊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功能

张东荪认为,新闻报道是公众认知社会的主要途径,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有巨大影响力,因此他主张新闻要客观报道事实,报刊应全面地反应各种社会舆论,发挥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功能。

(三)强调关注和满足读者需求

在办报过程中,张东荪始终把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主张尊重和采纳读者意见,密切与广大读者的交流和联系。长期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读者事务,并通过采纳读者意见改进报刊,并鼓励读者积极在报刊上发言讨论问题。

四、张东荪的政治思想

学界对张东荪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时,主要是站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上来进行研究的。

(一)刘振义《论张东荪的早期政治思想》认为,张东荪的政治思想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政治主张前后不一,但是,他始终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立场上,这一点从未改变。改良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既有改变现状的要求,又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尤其反对用激烈的革命手段改变现状,但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因此,在当时这种思想是以积极作用为主的。

(二)在周骁男《张东荪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中,他认为,张东荪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自由两个字,虽然历史的潮流已经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改良派当时所鼓吹的自由是不实际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但张东荪认为,整体自由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在内无民主、外无主权的条件下,离开整体自由而讨论个人自由是极其不现实的,因此他始终强调把实现民族独立作为讨论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政治思想也具有合理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从1980年后,对张东荪的研究逐渐展开,自2000年以后,对张东荪研究的论文数量和品质也直线上升,但大多数文章都集中在对张东荪的哲学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哲学体系架构的研究上,且内容重复,近年来的研究相较于前人来说虽然在小的细节上,比如对张东荪“多元认识论”的提出背景有更多的内容补充,但大体上并没有更多的突破。

(二)在对张东荪新闻思想的研究上,由于张东荪的政治立场问题,研究起步晚,材料少,研究成果不成系统,大多都停留在表面上,无论是左玉河的《张东荪传》还是吴静的《半世报缘 一心启蒙》都是从张东荪自创刊物中进行分析的,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他的新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社会性质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研究的结论也是就刊物得结论,不够深入和全面。

(三)对张东荪个人的研究视野,仍然比较狭窄,作为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政论家、新闻思想家,张东荪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还应该有所拓展。

参考文献:

[1]吴静.半世报缘一心启蒙:张东荪的报刊活动与编辑思想[J].编辑之友,2011,(4):117-120.

[2]周骁男,景云川.张东荪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38-40.

[3]刘振义,武军.试论张东荪的早期政治思想[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0):54-58.

[4]左玉河.张东荪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23-47.

[5]张永超.经验与先验-张东荪多元认识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13-116.

[6]马秋丽.张东荪对中国哲学的论证思路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4,(9):64-67.

[7]张耀南.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知识社会学”[J].哲学研究,2004,(7):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