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微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2018-10-21范丽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创新设计应用

范丽芳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教育教学技术受其影响并发生改变,教学模式逐步多元化。其中,在线教育模式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以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授课特点使其不能按照一般网络教学模式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微课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特点,探讨网络教学背景下体育微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研究认为,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掌握科学运动方法,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教学内容应兼具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并遵循知识性、聚焦性、兴趣性、科学性原则。

关键词: 体育微课程;大学体育教学;创新设计;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软硬件设备性能的提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通信设备的广泛应用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大规模开发的网络移动学习资源,更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便捷。微课程由于具有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时间灵活化、学习形式多样化,以及移动性、针对性强等众多优势,迎合了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化学习的需求,正逐渐成为备受大众关注和喜爱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多年实际访谈和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当前多数学生没有自觉锻炼的习惯,有些学生虽然有主观锻炼的愿望,却因找不到锻炼方法、没有锻炼氛围而打消了念头。因此,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规律和锻炼需求,创新性地为学生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网络化的体育微课程系统,优化课程体验,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和锻炼的需求,探索信息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 体育微课程

1.1 概念的界定

通常,微课程(microlecture)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具体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及相关拓展内容。体育微课程就是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是记录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过程中围绕某个体育锻炼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及拓展内容。

1.2 体育微课程的特点

作为体育微课程,区别于其他微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参与性一定要强,要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其中。为此,体育微课程一定要精心建构,要精炼有趣,而且张弛有度,兼有一定的热身功能。另外,体育微课程还具有如下特点:(1)多样化。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体育微课程要能够持续动态地更新和丰富学习锻炼的内容和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锻炼需求;(2)个性化。体育微课程要能让不同锻炼目标、技术水平、身体体质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锻炼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3)互动性。体育微课程应建立实时的共享互动平台,通过学习者的积极交流,让学生积极表达和分享学习锻炼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营造积极热烈的体育锻炼氛围;(4)档案性。体育微课程应建立有安全、详细、真实的学习记录功能,能够反映学生学习锻炼的历程,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与激励,辅助学生形成长期的锻炼习惯。

2 体育微课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2.1 成立专题研究展示模式

专题研究展示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使用此种教学模式,我们要增加对网络的运用,其主要内容包含下面几点:首先,在课堂上使用电脑技术进行专题研究展示,并把手机中的材料做全方位展示;其次,搜集和整体和专题研究有关的材料,把他们的出处和网站都整理到一块,让学生在课下还能自己学习;再次,通过微课让学生对专题资料做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最后,搜集和专题研究相关的问题,并把它制作成专题学习的网页,让学生在网络上自觉地学习。

2.2 学习活动设计

体育微课程要让学生喜欢使用,还需要特别对学生学习锻炼历程予以关注。针对学生彼此不同的身体体质、锻炼需求和学习特点,可采用短视频知识点讲解演示(某个技术、技能等)+交互式领做跟做练习+交互式练习反馈交流+追踪记录学习锻炼行为的模式进行设计;同时,根据训练强度、时间和技能难易程度设计锻炼目标和任务,将所有体育学习锻炼过程嵌入到任务中,制定关卡与等级,通过签到与通关升级等微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具体可以分为下面两种形式:个人自主学习锻炼:学生根据自身体质状况和锻炼需求自主选择学习与锻炼时间、地点、内容,学习与锻炼历程自动记录在个人体育档案中。班级集体学习锻炼:学生可以按照科目、教师等进行搜索,加入到适合自己的班级,按照课程教学目标、任务、学习内容,根据教师设置安排的课程进度进行同步微视频学习与锻炼。教师可以灵活配置课程活动,利用个人体育档案的记录与跟踪功能,统计每名学生的活动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与锻炼情况。

2.3 体育微课程的实际运用

各高校新生入学阶段,体育教师可利用这段时间,主动向学生提供顾问式咨询,通过互动交流和体育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熟悉体育微课程教学平台,协助学生制定初步的体育学习锻炼方案。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或传统PC等在网上创建账号,并随时随地登录体育微课程学习平台,通过搜索进入想要学习和锻炼的模块内容,或者通过导航模块了解课程内容和信息,在我的体育微课程模块里进行系统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在交流互动和运动指导模块中获得进一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我的体育微课程模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准确记录学生的体质信息、锻炼规划、锻炼频次强度等数据内容,并以微信方式定时向学生发送锻炼提醒,督促学生及时锻炼并做好记录。对于学生在长期使用体育微课程过程中积累的档案数据信息,体育教师在获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积极综合分析,还可以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从学生对微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使用频次中,体育教师可以分析出学生的锻炼兴趣和锻炼规律,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潜在教学问题和改进途径。通过这些信息,教师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专业运动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改进传统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务实,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学生个体需求与发展的全面动态关怀,提供精细化、智能化的体育教学服务,帮助学生把体育锻炼习惯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

结语

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互聯网进行教学资源的实时共享,优势项目相互交流,不仅打破了地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壁垒,也构建了优秀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互联网独特的形式有助于打破教育的地域壁垒,实现最大限度的教育资源共享。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反复实践来探索切实可行的微视频教学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纯理论性学习方法、教学方式、课程设置都有很大的差别,设计合理的体育类微课程教学模式,建立高校体育类微视频资源数据库,以此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并推动体育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微信在课程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32:7197-7198.

[2]李娜.基于微信技术的高职实用英语移动学习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

[3]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1.2014.10:260.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教学创新设计应用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创新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探究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