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期刊利用VR技术在临床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2018-10-21沈昱平
沈昱平
摘要:常规的临床医学科研模式,实现难度大,且效率低。将VR技术应用到医学科技期刊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VR技术,分析了临床医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强调了VR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重点从个性化平台的建立、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及纸媒模式的转变三方面,对VR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总结,证实了VR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VR技术;临床医学;科研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优化了以医学为代表的各领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近些年来,医学科技期刊,已突破了纸质媒体的范畴,而加入到了新媒体的行列中。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多种文献库的出现,无不验证着上述发展成果。但各类文献库中的文献,仍以文字为主要构成部分。如能够将VR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将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VR技术与临床医学科研管理现状
(一)VR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为信息化时代所衍生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借助电脑模拟技术而实现的,以创建三维虚拟世界为主要目的的一项技术。利用该技术,使用者可在特殊设备的辅助下,身临其境的体验三维虚拟世界中的事物[1]。并根据自身的需求移动位置,观察不同区域事物的变化情况。VR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增强事物的真实感。即使虚拟世界中均为非真实的场景,使用者同样可在观看事物的过程中,获取与观察真实场景基本一致的体验。将VR技术应用到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将能够使期刊的发展,以及我国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临床医学科研管理现状
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攻克各类疑难杂症。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临床医学科研究,在提高临床医学诊治技术水平方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进展。为普及研究成果,临床医学科研人员,均会与医学科技期刊相互合作[2]。将研究过程与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在期刊中发表。从而使该学科的从业人员,能够通过查找文献的方式,获取诊治以及护理的证据。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期刊等文献库的出现,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转化模式,却仍以文字为主,可视化水平较低。VR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医学科技期刊利用VR技术在临床医学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一)建立个性化的服务平台
1.平台建立要点
建立个性化的服务平台,是满足临床医学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不同需求的主要途径。临床医学科研过程中,VR技术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虚拟解剖、虚拟实验室、虚拟手术三方面。为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个性化服务平台,同样应面向上述三大方向而建立。确保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能够在医学科技期刊中,充分了解自身所需了解的信息。以妇产科为例,该科室的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对科研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如单纯采用文字理论的形式,宣传科研成果,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3]。反之,如采用VR技术,对妇产科各项手术的流程进行模拟,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科研人员能够切身“观摩”手术,使科研成果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2.平台应用方案
以个性化平台中的“虚拟手术平台”为例,可采用以下方法,将VR技术应用到妇产科临床科研管理过程中:(1)利用VR技术,模拟妇产科诊室,建立三维虚拟诊室。(2)在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以及VR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将剖宫产、经阴道分娩、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以三维动画的形式体现出来。(3)当科研人员需查找上述类型的文献时,将无需阅读繁杂的文字,仅需利用VR设备,即可观看虚拟手术的流程,从而达到掌握各类手术的步骤,了解手术技术的目的。采用上述方式进行临床医学科研管理,对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普及速度的加快,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医学科技期刊的进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应用模拟仿真技术
1.技术应用要点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VR技术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VR技术与医学科技期刊的出版,仍无法有效结合。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应为建立仿真平台,确保临床医学科研人员能够利用平台,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需注意的是,不同科室以及不同研究范围内,科研人员对仿真平台功能以及模式的要求同样不同。因此,模拟仿真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确保期刊不同的栏目,均具有不同的平台,从而使科研人员能够根据自身所需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各期刊中所属的栏目类型,对VR平台进行选择。采用上述方式应用模拟仿真技术,对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还原,将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技术应用方案
以骨科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例:各医学科技期刊,可在“骨科科研成果”版面中,创建适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三维建模场景。当医学科研人员需发表研究成果时,应进入到三维模拟场景中。通过软件合成制作的方式,对切口的选择、骨水泥的使用,以及骨折的固定等细节,进行详细地描绘。除此之外,科研人员还可借助三模模拟场景中所提供的“髋关节骨折患者模型”,利用手柄进行模拟操作。观察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对患者造成何种影响。采用上述方式应用VR技术,能够使医学科研人员对不同操作所产生的后果的“猜想”,以三维模拟的形式,真实地展现在科研人员的眼前,使临床医学科研水平得以提升。
(三)改变传统的纸媒模式
1.建立三维器材
医院各个科室所具備的手术以及诊断器材,均各不相同。手术、实验以及解剖过程中,科研人员必须利用相应的器材,方可执行相应的操作。因此,当医学科技期刊应用VR技术进行临床医学科研管理前,必须确保三维器材充足。以妇产科人工流产术中所使用的负压吸引器为例,该仪器由进气孔、电源槽、负压孔、防菌过滤器等不同部分构成。使用过程中,各部分会共同作用,吸出子宫内的胚胎。三维建模时,必须保证仪器构件充足,性能无异常。以确保利用三维模拟负压吸引器所进行的三维模拟人工流产术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2.实现人机互动
实现人机互动,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人员的科研热情,且能够使其身临其境的观摩到不同的手术,使VR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以“肿瘤切除术”为例:当科研人员进入模拟场景中后,可点击播放按键,使模拟场景缓缓展开。在此期间,科研人员可通过移动肢体等方式,在不同的角度,对模拟手术的过程进行观摩。如对某一手术步骤存在疑问,科研人员同样可以反复返回,重复观看该步骤,直至无疑问为止。可见,与传统的文字成果相比,VR科研成果的可视化水平更高。
3.仿真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的首要步骤。带教过程中,由带教老师单独讲解理论知识,较难提高学生的技能。如要求学生直接接触患者,一旦诊治过程中出现失误,必然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将VR技术应用到临床带教过程中,能够使学生通过观看VR视频的方式,了解各项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VR模拟训练中得到检验。其在进入临床后,也能够谨慎操作,避免对患者的机体健康水平造成影响。可见,医学科技期刊利用VR技术进行临床医学科研管理,对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结论
综上所述,医学科技期刊如能够将VR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科研管理过程中,将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视化水平,为临床医生的沟通提供路径,对我国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将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上分析表明,VR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未来,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应积极利用VR技术,对临床医学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颍轩,陈虹.从用户体验角度探索VR技术在康复医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J].设计,2017,30(23):108-109.
[2]吴志奇,张洁心,谢而付.评价科研思维在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教育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0):1274-1276.
[3]李宇智,张晓丽.医院科研工作中的科研不端状况及对策浅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