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字幕入画”在电视语体研究视阈下的分类
2018-10-21陈蓓
陈蓓
摘要:在电视节目的传播符号系统中,字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字幕与电视画面、声音相互呼应,形成了电视节目直观具体、声画结合的特点。电视画面中添加字幕,是电视语体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从视觉上强化了画面的内容和动态感,还增加了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和方式。本文尝试从电视语体角度出发,在一个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对电视节目的字幕进行分类,这对了解“字幕入画”的后期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电视字幕的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电视语体研究;“字幕入画”;分类
在电视节目形态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字幕入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字幕在与电视声音、画面搭配使用的过程中,逐步打破了传统电视视听符号的局限,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幕入画”突显了电视节目美学表现力,补充或强化了电视节目内容,渲染了节目气氛。
电视字幕入画的内容是否符合电视节目内容需要,字幕入画的停留时间是否满足受众的视觉需要和收看习惯,字幕入画的字体、字号、颜色是否与节目风格、画面构图相协调、字幕入画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发挥了怎样的功能等等,在电视语体研究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电视字幕入画的运用实际上是研究在特殊语境之下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为了更好的研究“字幕入画”在电视节目中发挥的功能,首先对电视字幕进行分类梳理。
字幕早已成为电视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大众传播重要的信息符号。关于电视字幕的分类,专家学者各有说辞。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是“字幕入画”与节目内容本身的关联,二是“字幕入画”与电视画面和声音的相互关联。
一、“字幕入画”与节目内容本身的关联
从电视语体研究的视角看,电视字幕出现在屏幕上有直接相关字幕和非直接相关字幕。
(一)直接相关字幕
直接相关字幕主要是指“字幕入画”与电视节目本身的内容有直接关联。这也是目前电视字幕出现的大多数情况,按照电视节目“四分法”对节目进行分类,多见于新闻类节目、社教类节目和服务类节目之中。例如,2018年7月13日的《新闻联播》,第一条新闻标题是“习近平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观众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便能了解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图1)。时政新闻类节目的标题都属于指称性字幕,即对节目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在综艺娱乐类节目、服务类节目中经常出现注释性字幕。这也是和节目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例如,2017年6月16日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奔跑吧》节目当中,当主持人杨颖跟观众做互动时候,杨颖大声问道:“你们猜?我能不能把它举起来?”此时台下观众一起大声回答“能”,此刻电视字幕显示“实力捧场”来表现出台下观众的回答,既能够展示出台下观眾回答的是什么,又能够非常形象的表现出他们回答的力度。此时此刻,字幕就完全充当了一个人物交谈者的形象,又补充了画面本身缺失的反应镜头,补充了画面不足的效果(图2)。这种情况下,“字幕入画”用于交代人物身份、声音来源、节目制作团队、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情况说明等等。
(二)非关联性字幕
“字幕入画”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与节目内容没有直接关联。我们把它统称为非关联性字幕。多存在于电视节目预告、加播与节目无关的信息或者广告、消息类滚动字幕等情况。比如,2018年7月7日《新闻周刊》中,屏幕下方始终以滚动字幕的形式进行消息报道,其内容与正在播出的新闻回顾并无关联(图3)。
二、“字幕入画”与电视画面和声音的相互关联
电视的声音、画面和字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为了更准确的对“字幕入画”的分类进行归纳总结,我们需要把字幕和声音、画面的相互关联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这也是从电视语体研究视角所决定的。
(一)声画一致字幕
声画一致字幕指的是“字幕入画”与电视声音和画面相配合出现,互为补充。“字幕入画”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对电视声音进行文字化记录,同时,它也可以对电视声音进行二次加工和整理,画面对其内容进行视觉化补充或加强。比如出镜记者的报道、现场采访等情况。有时受访对象语言表达不全面,需要通过字幕以括号的形式表达完整的语义,有时受访对象语音不规范,需要通过字幕使受众更加清晰访谈内容等。
(二)声画空缺字幕
这类字幕主要是指字幕出现的时候,只有电视声音或者电视画面出现。最典型最常见的情况当属全屏字幕。当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新规颁布实施的新闻时,经常采用这一字幕入画的形式。利用强烈的文字性语言冲击,使观众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如2017年10月25日的《新闻联播》,播送的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内容,包括会议新闻、会议公报、新一届领导人简历、各国发来的会议贺电等(图4)。特别是各国发来的会议贺电,采用的是全屏字幕的形式,以红色为背景颜色,凸显庄重热烈的气氛,强调该条新闻的主要内容——“一些国家和政党领导人致电或致函热烈庆祝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由于电视画面符号非常丰富,同一画面不同的受众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字幕入画”能帮助受众了解画面想要传递的信息,通过显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人物心理活动、信息来源等等。这一类字幕充当着“画外音”的角色,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者通过“字幕入画”把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准确的表达并传播给受众,达到了传者与受者信息接收一致、理解一致的传播效果。如前文提到的浙江卫视《奔跑吧》节目片段中的“字幕入画”实例。
(三)独立字幕
当电视屏幕上只有字幕出现在时候,我们把这一类字幕称之为独立字幕。比较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这一类字幕能够在节目中较好的体现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进展情况等。但是,当字幕独立出现的时候,还会传递一种快乐、兴奋、悲伤或者压抑的心理情绪。特别是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比如《爸爸去哪儿》、《挑战极限》、《快乐大本营》等,多次出现独立字幕表现人物心理和心情变化。没有了电视声音和画面的配合使用,独立的字幕出现在画面内,有的选用加大加粗字号,有的选用纯色背景,还有的选用夸张的标点符号,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电视节目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滚动信息类字幕也属于独立字幕范畴。这类字幕入画的位置多出现在屏幕下方、两侧,以节目预告、突发新闻实时报道、广告信息内容为主。独立字幕的出现和使用,有效的增加了电视画面的信息量,也突显了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服务于受众的社会功能。
三、小结
“字幕入画”在电视节目中已广泛应用,形式多样。为了更好地达到字幕与电视声音和画面的完美配合,本文首先从电视语体研究的视角,对字幕进行分类梳理。电视字幕不仅要像报纸等平面媒体一样语言准确、规范、符合语用原则,还要结合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考虑多重传播符号的搭配结合。所以一方面,把字幕和节目内容本身的关联放在一个范畴内进行分类,另一方面,把字幕和电视声音、画面的关联放在一个范畴内进行分类。这样有助于受众理解字幕在电视画面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齐雪皎.浅议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7(18).
[2]梁磊.国内综艺节目字幕创新设计制作研究[J].新闻战线,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