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广播民生节目更“接地气”

2018-10-21黄晚添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接地气广播电台

黄晚添

摘要:民生节目以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为出发点,只有更“接地气”才能使节目获得受众欢迎、满足受众需求。本文从明确广播民生节目的服务定位入手,从内容选题、节目架构、节目编排与节目传播等角度,探讨推动广播民生节目更“接地气”的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台;民生节目;接地气;人民群众

广播民生节目以民生热点作为其生存发展的主要依赖对象,利用新闻报道热点事件、谈论热点话题,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与要求,发挥广播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功能,使得广播民生节目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一、明确广播民生节目的服务定位

在当前广播传媒行业呈现白热化竞争的局势下,广播民生节目要想更加“接地气”,获取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支持,就应当明确树立节目的服务定位,从而更加直接有效的寻求到节目的发展目标。民生节目所关注的对象应当是“人民的生计”,因此应当以民众的基本生存与生活状态、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权益保护等为报道题材,发挥媒体作用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发展提供帮助[1]。

二、推动广播民生节目更“接地气”的优化措施

(一)内容选题“接地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从民生节目的定位来看,其服务对象主要是针对人民群众,因此节目的内容应切实围绕百姓所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致力于为百姓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政府职能部门解忧。因此,节目的内容选材应当充分体现“接地气”的特点,要求广播电台记者切实扎根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及时把握社会上发生的突发事件与热点问题,详细调查掌握事件发生的缘由与过程、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进行持续深入的调查报道。针对电台栏目要预先做好前期准备,综合策划不同栏目的具体安排,然后按计划、分层次的安排报道的发布及后续协调工作。广播民生节目应严格保证节目质量,确保内容选题无限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时要针对稿件执行严格审核,安排相关新闻与社会评论专家对其进行综合评判,合理规划选题方向、明确问题、有效整改。借助层次分明的流程与制度化建设,确保节目的内容与题材能够充分迎合群众的喜爱,从而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二)节目架构“接地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从广播民生节目的架构角度来看,应将民生热点与百姓生活作为节目的重点创设对象,其所发布的新闻事件要切实围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利用多维度视角与灵活的报道形式,选取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关注的大事小情进行详细的报道,进而引发人民群众的热烈讨论,以此来拉近广播民生节目与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要想使得广播民生节目架构更加“接地气”,应彻底改变传统广播电台节目新闻报道的方式,以平民视角作为节目创设的切入点,运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同时,要注重营造新闻报道的真实感与现场感,安排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第一发生现场,与周围百姓进行对话沟通,在节目中添加更多百姓观点与百姓语言,以提高节目的真实性与生动性,从而更好的吸引受众对节目的兴趣,引导受众身临其境的感知民生内容,提高广播民生节目的感染力。

(三)节目编排“接地气”,迎合百姓喜好倾向

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新闻工作者的敏锐触觉,依据百姓对于国家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坚定不移的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借助民生节目将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既让百姓以最快速度获取国家的各种动态,也要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更加全面的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从而承担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要想使得广播民生节目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与支持,既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实地的调查走访、亲身体验,为节目增添更多丰富的素材,更需要后期人员对节目的精心策划与编排,使节目内容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激发受众兴趣。在进行节目编排时,应明确节目的定位,切实以百姓视角出发,在节目中着重添加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兴趣点以及获取信息的需求,从而借助迎合百姓喜好倾向的编排技巧来获取到百姓的密切关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四)节目传播“接地气”,及时有效传播信息

伴随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民生节目应充分凭借网络平台为节目制作承担辅助作用,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传播与输出优势突破以往广播民生节目中新闻采编的时空限制,推动节目新闻采编朝向移动化、网络化发展。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广播民生节目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优势,不仅提高了新闻稿件的采编效率与丰富度,更提高了针对突发民生事件的应变能力与快速响应能力,从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以往记者进行新闻事件的采编时往往要耗费许多时间用于稿件传输,导致节目中对民生热点的报道存在严重迟滞性,而如今记者可以有效利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新闻事件与社会热点的实时采写和播报,第一时间将稿件或音频文件进行采编传输,提高采访速度、扩大播报范围,提升新闻的社会价值。前方记者可以隨时随地与新闻机构总部及时活动,全方位满足了媒体从业人员新闻采集、沟通和办公信息化的整体需求[2]。

三、结论

总而言之,只有紧紧围绕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走基层,切实关注百姓利益与诉求,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广播民生节目才能够更加“接地气”,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喜爱,赢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芙蓉.对民生类广播节目的点滴思考[J].大观周刊,2012,(18):123.

[2]李江.如何使民生新闻节目更加接地气[J].活力,2013,(6):83.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接地气广播电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试论地方广播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特性实现“突围”
广播电台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研究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