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梁漱溟的中国文化早熟说

2018-10-21蔡莹霏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早熟梁漱溟中国文化

蔡莹霏

摘要:梁漱溟先生在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深入研究之下最早提出“中国文化早熟”,该学说自提出以来便常常被运用来分析许多社会文化现象,本文对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早熟说进行了分析并思考了中国文化早熟的原因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梁漱溟;中国文化;早熟

一、梁漱溟的中国文化早熟说

在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研究中文化早熟说是其很重要的思想,他曾指出,“中国文化早熟”不仅是“我民族历史特征”,且为一切探究和解释中国文化的总问题。在其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三大文化路向”的逻辑推论,所谓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于是,他从意欲的可能满足与不满足着眼提出了人生的三种向题。与此相适应,人类文化也是依循第一文化路向一—第二文化路向一—第三文化路向演化的。“在人类文化之初,都不能不走第一路,中国人也这祥。”然而,由于中国古圣先贤的伟大洞见,中国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不待第一条路走完,于是在途中突兀地拐弯到第二条路上来,提前走了以后要走的路,形成人类文化早熟。”这便是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早熟说。

二、中国文化早熟的原因

像前面所提到的,梁漱溟先生把人生的三种态度分别对应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应按照西方→中国→印度的顺序进行。然而中国和印度却没按这样的程序走下去,不待走完第一条或第二条路。中国之所以没有按照正常模式发展而是走上早熟文化的道路,有许多原因。

(一)导致中国文化早熟的自身原因

1.早熟的农耕文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重心在北方黄土坡岗地带,黄土地便利于原始农耕的发展。这里的农耕自古便是早农。黄土地对于原始农业的优越性,使在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農耕文明就发展起来了。这里的农耕自古便是早农。

2.早熟的农耕文明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结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以及社会意识,随着农业经济在先民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先民们逐渐过上了完全的定居生活。一旦定居下来,必然安土重迁,希望过和平、稳定、生产连续不断的生活,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之中所提到熟人社会和礼治秩序。

3.早熟的农业基础促进了整个社会发展,人的思想更是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先秦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在那一时期有了急速的飞跃和发展,当时超前的思想在时至今日看来亦不为落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皇权王朝致使中国进入皇权社会的时间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极度超前的。

(二)促使中国文化早熟的外部原因

首先外来影响最为显著的结果为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从漫长的皇权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直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并未发展,这样以来中国便一直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和环境。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其代表为——佛教。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绘画、艺术、宗教、哲学、伦理等等各个方面。佛教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用宗教信仰的方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使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远大的、理想的、超前的思想更加为人之所信,以至使早熟的思想在中国有着很大很大的生命力。

三、早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的早熟文化虽然使中国在某个短暂的时期内会展现出一些华丽与辉煌,但早熟文化对于社会的发展有消极影响。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总结了早熟文化下的弊病,如今看来,当今社会上许多社会问题,亦是此根源所在。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幼稚。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是早熟的特殊性使其经常显露幼稚之态。如今的中国社会依然残留着许多封建社会、宗法社会的形态。封建社会人们隶属关系鲜明,子女为其尊亲所属有,夫人为其丈夫所属有,甚至有许多的地方依然保有主奴之分的现状。如今邪教、迷信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屡禁不止,主要是有利于他们发展滋生的土壤,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那些信者心中幼稚的文化理念。

第二个问题是——老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本具有几大的生命力和趣味性,但是无奈历史太久,几经流传,生趣渐薄,就是所谓的老衰了,早熟的社会便会有更多的已经老衰的文化存在。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曾经是辉煌于世的伟大创造,但是如今只是再也普通不过了,这便是老衰的表现之一。许多习俗、制度也更是如此,比如:隋朝开始的科举制为中国的人才发掘、选拔和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称其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堪称伟大的创造发明,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八股科举成为束缚文人思想的一个体制,最终被废,这就是文化老衰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梁漱溟.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5月.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商务书馆,1987年.

[3]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

[4]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早熟梁漱溟中国文化
谁更需要读书
梁漱溟的“不贪”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寒地西瓜早熟高效栽培技术
“早熟”少年欧豪:喜欢极端角色,表演起来很high!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遗传算法的改进与参数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