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构建
2018-10-21谢赟
谢赟
摘要: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作为提供服务与全面管理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服务精细化、管理动态化和治理高效化,需进一步凝聚宣传力量,整合宣传资源,统筹构建大宣传格局,促进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理念与大宣传思想的内在统一。本文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初步展现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的境况,厘清其成效与不足,探索构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宣传;网格化治理;新媒体时代
构建大宣传格局是新时代做好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重大战略思路,是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创新,也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新媒体在蓬勃发展,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宣传不断延伸。面对宣传载体转变、传播结构升级和舆论环境复杂等新挑战,传统的宣传方式已不足以支撑宣传工作的构架。城市社区网格化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左膀右臂,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构建与党的宣传部署深度融合,只有做好其宣传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党的中心工作保驾护航。因此,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构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已经成为提升网格化推广度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现状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借助信息技术以及职能部门的协同作用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减少了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重新塑造了组织内部的工作流程,为实现建立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型政府创设了城市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无缝隙式管理在现代社会的体现。截至目前,我国大陆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政府都实施了网格化,形成了“创新扩散”的现象(见表1)。
网格化治理的影响力与其在社区居民心中的认知度紧密相连。调查数据显示,荆州城市社区居民表示听说过网格化占比62.3%,成都城市社区居民听说过网格化的仅占8.3%,武汉城市社区居民听说过网格化的占比60.7%。可见,荆州地区居民对于网格化的知晓程度相对较好,武汉其次,成都相对较弱(见表2)。
网格员是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宣传员”,也是网格化服务下沉至群众的关键一环。表2数据显示,荆州地区社区居民对网格员工作内容和职责的了解度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比较多。武汉地区则有40.2%的社区居民表示不太了解,成都地区超过一半以上的社区居民表示不太了解。可见,荆州市居民对网格员工作内容和职责的了解度相对较高,這说明荆州地区网格化工作的开展深入群众,网格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大,推广渠道宽。
二、以地方媒体为载体的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特点——以J市为例
2016年11月,J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发《“格格”来了》、《“格”外关注》、《有求必应》三档网格化管理服务专题节目,分别定位于展示“格格”风采、聚焦民生热点、回应民生诉求,在J市电视台社区频道开播。荆州市网格化管理服务采用“信息全面共享、工作无缝对接、栏目量身打造”的全方位合作模式(见表3)。
(一)地方媒体独具“地域影响力”
地方媒体的宣传内容,除了涵盖全国性的热点新闻和重大事件外,更多的是以地方新闻宣传为主,且在该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利于提升宣传主题和宣传内容在地方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格格来了》作为荆州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当地电视台联合创办的特色栏目,具有鲜明的“地域影响力”。该栏目在宣传内容上不仅对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同时也呈现了网格化治理的基本运作流程。借助地方媒体的“地域影响力”,这些真实且有趣的节目内容能够使网格化在地方更加被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地方媒体享有稳定受众群
虽然地方媒体的覆盖面和受众群不如全国性媒体广泛,但在某些地区地方媒体的收视率高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浸润着一方土地的文化成长,具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且洞悉该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个性化特点。群众在网格化治理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占据主体地位,在地方媒体上创办类似《格格来了》系列栏目,能够协助管理人员拥有一部分稳定的受众群,定时定量向其传播网格化新思想、新动态。
(三)地方媒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一样是党的耳目喉舌,肩负着及时、准确传达党的方针和政策的责任。但是地方媒体不同于一般性媒体,地方媒体的宣传重点直达乡镇、村和社区,新闻触角可直至群众身边,不仅能够用新闻报道的方法教育和引导群众,还能服务、沟通于百姓,听取百姓声音,反映百姓诉求。《格格来了》栏目记者深入基层,将网格化的理念传至基层,同时将群众的诉求上传,构架起畅通的渠道。
三、构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路径
(一)融合新媒体,整合多方资源
面对复杂的传播环境和多样化的媒介载体,城市社区网格化大宣传格局的构建需要积极融合新媒体,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借助媒介之间互补优势,形成强有力的宣传网络。首先,整合宣传内容。当前信息在类别、内容和角度上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信息太过冗杂或太过简短,都有可能因舆论的多元化影响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性,造成信息失真,群众难以在信息网络中获取准确信息。宣传前应对信息内容进行斟酌和梳理,向群众传递最准确、最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整合宣传平台,合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型媒介快速发展,传播载体、宣传主力、媒体格局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构建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必须调整宣传构架,积极学习并应用新型传播媒介,媒体资源组合利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拓宽网格化治理宣传渠道。探索运用微博、微信、在线信息交流网站等新媒体,通过使用更普遍、传播更迅速、信息交互更便捷的新媒体宣传网格化治理,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互动,夯实构建网格化大宣传格局的群众基础。
(二)创新流程再造,厘清职能边界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构建基于流程再造理论对于其宣传工作在原有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和创新。流程的创新可以体现在设置宣传途径预判机制,对思想阵地的建设未雨绸缪。依据不同地区传播环境的差别,受众接受信息的条件、手段和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宣传手段。把握不同地区的行政生态,因地制宜进行网格化治理的宣传工作。在网络条件便利、科技水平高的地区,可借助新兴媒介。在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的地方,除了使用传统的传播方式外可设专职的网格化宣传员,其职责和工作内容就是网格化治理理念的宣传。此外,可以在网格化治理的组织构架内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将网格化宣传工作细化分解,在专人专用、选贤举能基础上,对该机构的责任分工、责任落实、考核流程以及工作机制上作以详细规定。做到权责分明、分工合理、目标明确,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形成提供内部支撑。
(三)立足民生服务,加强团队建设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网格化治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方式被纳入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轨道,并渗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其核心职能是服务群众。构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首先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群众。关注基层民生热点信息的宣传报道,拓宽网格化大宣传信息的舆论覆盖面。其次,网格员要深度开展走访入户活动,了解民众的需求,听取民众的意见。此外,还需为企业和社会参与宣传工作提供合作的渠道和平台,一方面拓宽宣传路径,另一方面形成多方协同的宣传力量。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大宣传格局的构建,离不开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的良性互动。高校的宣传队伍是网格化治理宣传大格局的主要支柱,必须加强宣传团队建设,动员专业化媒体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大力培养网格员的新闻素养,通过媒介的平台将工作中所闻所见所感转化为宣传内容,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为大宣传格局的构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夏建中.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97页.
[2]数据来源:《J市民宗局工作总结》,2017.
[3]李良荣.中国社区媒体:建构社会生活共同体[J].中国报业,2013,6:20.
[4]陈荣卓.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区域实践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6页.
[5]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