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综艺节目叙事策略分析
2018-10-21徐海冰
徐海冰
摘要:我国的综艺节目近几年来有着长足的发展,占据了各大荧屏。但随着近几年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希求慢下来,于是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综艺节目方式,被称之为“慢综艺”。自2017年开始,我国“慢综艺”节目也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出现,而其中,《向往的生活》被人们广为关注。在整个节目中,简单的自我供给的生活方式颇受受众的欢迎,受众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本文希图通过分析《向往的生活》节目的叙事策略,从而总结出“慢综艺”的成功之道,发展趋势等问题。从而给其他节目叙事方面以借鉴。
关键词:慢综艺;叙事策略;《向往的生活》;真人秀
一、慢综艺发展现状
(一)慢综艺的概念界定
在当下的电视节目中,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霸占了整个荧屏。但细数起来,不难发现,还是“快综艺”节目较多。考虑到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似乎更渴望回归本真,因此出现了《向往的生活》这样的“慢综艺”节目。究竟什么是“慢综艺”呢?目前,还没有任何学者对其有专门性的论述,也没有任何书籍对其有概念的界定。只是说,这是与节奏感超强的“快综艺”相对的一种节目形态。基于此,笔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将其概念界定如下:“慢综艺”是一种新型的节目理念,在叙事策略上自然朴实,节奏平缓无冲突情节,不卖嘉宾人设追求真实,从而给观众一种放松、快乐的一种综艺节目。节目中平和的节奏、自然的狀态向观众们传达出了一种新型的生活观念,文化态度以及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
(二)慢综艺的发展阶段
慢综艺至2013年起截止到目前,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的趋势。笔者经过研究,将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如表1所示。
我国早在2013年开始其实就对“慢综艺”节目形式有所探索,那一时期的《爸爸去哪》以及《花儿与少年》其实已经初见“慢综艺”节目雏形,笔者认为为“慢综艺”的起步阶段。
随之湖南卫视推出《旋风孝子》该档节目,同一时期江西卫视的《带上爸妈去旅行》节目也在继续,掀起了电视节目领域的一片浪潮。这类节目,都是真实生活反应出所有人的内心世界。故2015—2017年笔者认为为“慢综艺”节目的发展阶段。
2017年至今,为“慢综艺”节目的繁荣阶段,2017年开始,尤以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为主,还有其它卫视的《三个院子》、《漂亮的房子》、《青春旅社》等。并随之被称之为“佛系”节目,一档节目被受众认可,并解读出了新的文化形式,实属难得。
(三)“慢综艺”的主要特点
笔者经过研究多个“慢综艺”节目,将其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节目无任务设置,本质为“真”。这个真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节目本身所追求的回归本真的理念,另一方面是节目中参与的嘉宾行为情绪是真实的。例如《向往的生活》。在节目中,完全诠释了一个现代都市人希求的生活状态,偶尔三两好友到访,做点小菜聊聊人生。这些看似生活常态的情节,却有着满满的人情味,足以给压力巨大的都市人一些心灵上的放松与精神上的安慰。
2.固定的主持人建构理想生活状态。在“慢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都是固定的,但每期会邀请不同的嘉宾。固定的主持人其实在节目中是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的。例如《向往的生活》中,就有三位固定的主持人,分别是何炅、黄磊、大华。他们三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节目中融合碰撞也是节目吸引受众的地方。
3.讲究“人情”建构,满足受众需求。“慢综艺”之所以如此被受众喜爱,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其讲究“人情”。在节目中,真情实感流露的很自然。在《向往的生活》中,每期节目会有嘉宾做客小院子。三位主持人会与嘉宾有亲密的互动。比如宋丹丹带着儿子来的那一期,还一起合作了一首歌曲,十分的欢快。互动感十足。
二、慢综艺的叙事策略研究
(一)慢综艺的叙事方法
“今天的真人秀市场,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全方位地展现明星隐私和挑战明星极限上,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导致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充斥着一股浮躁之风,而节目创新的缺乏又使得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1)因此有了“慢综艺”的出现。接下来笔者将对“慢综艺”的叙事方法进行分析。其叙事方法归纳起来总结如下:
1.叙事情节平铺直叙,不会刻意制造悬念以及情节冲突
这一点,在《向往的生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三位固定的主持人在节目正更像是在家里生活一样,每天的状态就是茶米油盐,完全顺时发展,没有剧本表演的痕迹。
2.叙事情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在节目中,大多数的正能量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比如通过主持人以及嘉宾的自我经历的叙述,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都是自然发生进行的叙事方式。从而有真切的情感的带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3.叙事视角第一视角,以主持人为主
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节目中主要观点的传输都是以主持人为主,进行整理以及升华。没有通过第三视角进行叙事,更具直观性。
(二)《向往的生活》叙事策略分析
1.嘉宾参与,互动中增加节目可观性
在《向往的生活》中,每期都有不同的嘉宾参与,身份的不同给节目带了不一样的节目效果。这些出现在节目中以及节目的受众这些角色,都有效的助推了节目的可观性。是其很重要的一个叙事策略。
2.线性叙事结构,延伸人物情节
在观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的叙事策略就是线性叙事,讲究的是一种平衡状态在这14期节目中,基本都体现了平衡线性的叙事模式。
3.“快节奏”被取代,情景置换变成“慢生活”
《向往的生活》其实给大家营造了一个人们都向往的所谓的“世外桃源”。让大家感受到的都是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浮躁的“快节奏”。同时,也因为这种情境生活状态的不同,在节目中产生了格外吸引人眼球的效果,从而也带给大家以思考。
4.叙事元素情感带入,嘉宾担当流量小生
在每期的节目中,会有不同的嘉宾到访。每位嘉宾的身上都有自己的情感标签,很自然的为节目带来了不一样的叙事元素。但主题都是以情感带入。这些情感关系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情感故事,正是这些叙事元素很自然的进行了正能量的传递与表达。
(三)慢综艺的叙事创新方式
结合《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总结出现在慢综艺的一些在叙事方面的创新方式。首先,就是要符合时代主题,满足受众“向往的生活”状态。
其次,注重真实感,切忌剧本化。《向往的生活》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其采用的方式是“三位固定主持+明星嘉宾”。这些明星嘉宾就是每期来家里做客的客人,大家一起做饭一起畅聊。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亲切感知足。
再次,隐秘拍摄,节目形式创新。就像《向往的生活》一样,在节目中都是隐蔽拍摄,最大化的还原真实使参与节目的人员忘记了自己在参加节目,没有拘束感。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度与生动度。
最后,接地气的叙述“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慢综艺”一定要做到的就是给受众舒适感,营造喜欢的氛围。朴实纯真接地气,更能够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三、慢综艺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一)慢综艺的发展困境
结合当下我国“慢综艺”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有一定困境的。这种节目形式的出现主要源于受众的心理诉求。使受众有一种所谓的“佛系”生活状态。但是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我们并不知道。就像“快综艺”一样,最开始被广泛推崇,现在也出现了审美疲劳。
同时,我国的“慢综艺”模仿痕迹过重。原创性还有待提高。同时,当下“慢综艺”在很多方面,例如内容策划上以及嘉宾选择上、情节构思上还是不够细化,有一种最开始的网络自制剧的那种小成本大收入的感觉。所以,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受众的新鲜感长存,情节设置怎样丰富又不失“慢综艺”本身的特点,加强原创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慢综艺的发展对策
结合当下的“慢综艺”发展趋势以及所面对的困境,笔者总结出以下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应对问题的对策。
1.加强节目的成本投入,节目更加精致化
在现在的“慢综艺”节目中,还是存在着节目构思不够精细的问题,虽然加强了真实感展现了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却也少了一些视觉冲击,如能在节目融入更多的元素會更好。
2.情节构思巧妙,平实但不平淡
虽然“慢综艺”讲究的是接地气,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平实不代表内容要平淡,如果每期节目都只是以沟通为主,那么久而久之受众会对其失去兴趣。所以,在之后的节目中,应该注重这一点。
3.增强原创性,减少雷同感
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慢综艺”借鉴韩国综艺比较多。节目雷同度超高。这样不是良性的发展趋势,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受众的喜好进行节目的构思,增强节目的原创性。
以上几点是结合“慢综艺”的现状而言,笔者认真总结,希望会对国内的“慢综艺”节目之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四、总结
“慢综艺”现象已经是现在国内综艺节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趋势,这类型的节目越来越多。其满足了当下受众的基本诉求,节目形式也有新意被大家所推崇欢迎。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这是需要在之后的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同时,面对我国当下的综艺环境,应该做到的“快”与“慢”平衡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这是不合适的。但无论怎样,无论什么节目都应该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与正能量的弘扬。本文通过对“慢综艺”,尤以《向往的生活》为例,总结出了当下“慢综艺”的叙事特点、叙事方式、叙事策略以及创新之处。另外还提出了当下“慢综艺”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综艺节目尤其是“慢综艺”节目有一定的意义与帮助。
注释:
刘榕.《从受众角度分析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2017)08-0128-01.
参考文献:
[1]刘榕.从受众角度分析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4-25.
[2]谢耕耘,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1-4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4.
[4]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8):16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