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场所精神构建的探索
2018-10-21董玉林
董玉林
摘 要:农村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构建具有场所精神,“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农村社区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都区石板滩镇土城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为例,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借鉴,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场所精神构建进行探索,通过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文化、生态、形态有机结合,提取特色文化,进而改善农村社区风貌,凝聚农村活力,使新型农村社区能够更好的向着文化环境良好、宜居、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场所精神;乡愁;农村社区;规划
1 背景
快速城镇化将许多大城市周过的村镇“一夜之间”变成了城市,速度与效率受到高度重视的同时,文化传承、历史积淀、生态保护却被忽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村镇被同质化、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所取代,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规划领域的焦点,习总书记讲“要让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即是转变农村规划的视角,在重视建设速度的同时,更强调人文主义关怀,尤其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场所精神的构建,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使农业文明与农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实现农村形态与历史风貌的保护与延续。
2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农村文化与场所精神
2.1 农村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地区的文化品质,体现在它的历史文化存量和随时间更新的文化增量上,能形象地展示于现实的空间载体中。只有深入挖掘当地原有的农村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应有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缓解规划设计过程中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更新之间的矛盾,才不至于失去农村文脉与个性,失去乡愁记忆,才谈得上农村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2 场所精神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场所”:活动的处所。有人的活动发生,场所(place)就与人关联起来。发生(take place),其本意即占据场所。场所作为存在空间的具体化,有空间和特征两方面;空间即场所元素的三度布局;特征即氛围,是该空间的界面特征、意义和认同性。“场所精神” (Genius Loci)是一个古罗马概念,原意为地方守护神。古罗马人确信,任何一个独立的实在都有守护神,守护神赋予它以生命,对于人和场所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看来,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有赖于他与环境之间在灵与肉(心智与身体)两方面都有良好的契合关系。场所是有着明确特征的空间。场所理论的本质在于领悟实体空间的文化涵义及人性特征。简单地说,空间是被相互联系的实体物质有限制、有目的地营造出来的,只有当它被赋予了来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脉意义之后才可以成为场所。
3 新型农村社区的场所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文化起着影响、凝聚、规范人们行为习惯的功能和振奋人们精神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村镇在建筑形态、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日趋雷同。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文化着手,构建具有场所精神感的生活环境。因此,农村文化作为农村保持其独特性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场所精神的构建则显得尤为重要、更有价值。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应该从生活在农村里的村民中寻找不断创新的源泉,改变只重基础设施建设,不重农村文化内涵的发展思路,并与当地的文化肌理和多元需求结合,古为今用,从而构建出丰富多样的农村场所空间,促进人们对农村地区的文化认同和依赖,提高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4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场所精神构建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所在,而要成功塑造一个地区的灵魂,则需要通过文化挖掘与文化创新,构建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环境载体,形成新型的、具有乡愁的、生态优美的农村社区。土城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充分尊重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田园本底,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支撑,构建出以东山客家文化为特色的乡村特色旅游度假村落。依托现有资源,以业态求发展,文态塑内涵,以生态为本底,以形态展特色。建筑以传统客家土楼建筑形态特征为基础,顺应地势,将“客家围屋”文化理念落实到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东山客家民居风貌。
4.1 保护农村文化空间载体,延续农村传统历史脉搏
在“土城村”规划中,依托当地90%以上村民均是客家人,属成都东山客家文化聚居区的文化特征,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对其历史建筑与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力求把其历史特点和相应的自然环境以及乡村旅游业态融为一体,延续与发扬当地的历史文化脉搏。
4.2 有机结合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积淀,有效更新历史文化形态
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时,要尊重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应延续农村文脉,尊重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物的创造性与个别性,通过特定的联系使它们相与呼应,构成视觉上的连贯性;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建筑物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设计和建造上的特定手法,使建于不同时代的建筑物之间原有的“文脉”,在瓣的规划与设计进程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场所精神的构建。在“土城村”规划中,从当地挖掘梳理客家文化形象,通过分类梳理现有林、田、水、路等要素,对客家民居风貌特色进行保护与更新,对环境标识系统进行再创作,力求使其既具有东山客家特色,又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适应现代化生活。
5 结语
农村文化是农村美的灵魂,是农村地域文化的源泉与结晶,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光华,是构成新型农村场所精神的重要创作灵感。一个成功的农村社区规划,一定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空间载体。为此,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场所精神构建,作为规划设计层面的指导工具之一,需从各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挖掘重構的方法、具有乡愁的场所重塑也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新都区规划管理局,《新都区石板滩镇土城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资料汇编,2012.
[2] 新都区石板滩镇镇志编纂委员会.《石板滩镇镇》,2010.
[3] 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 赵秀玲,剧乂文.中国乡村城市化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