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用的“精微”

2018-10-21师妹华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造物标准传统

摘 要:谈及体用,便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古人通过对认识自然和物化自然的规律性探索,提取并总结出相应的理念和观点,由此上升为精神追求的层面。以物为媒介所延伸出的各种矛盾之间进行理性的协调和处理,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和出于适”作为传统造物设计的最高追求。造物设计中的适度、物宜、人和的尺度都是中和思想在传统造物中“和出于适”的表现。

关键词:精微;造物观

1 巧适事物-度的把握

1.1 巧与适

“巧”出于“适”,又归于“适”。在当前的环境关系下“巧”妙寻求一个“适”的平衡点。作为形容词的“适”有舒适、满足的意思,强调一种合宜、适合的状态,即适合。

“巧”不仅是在造物活动中使设计者具有适度的适应性,更是设计者寻求适合状态过程中不断迸发的创造性。“巧”其本身源于“适”的层面,也包含在“适”的过程中,“巧”对于既有的资源进行适度的适应与适度的工巧。

“巧”强调“适”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适”不是强调被动式的适应,而应是主动的顺应、巧妙的适合。设计者在具体造物活动中,以一定的设计技术,根据一定的设计目的和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结合一定的文化性、社会性进行特定系统和方式的创造。

从造物的角度来说,设计者追求“巧”的过程,实际是一种自我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新的视角适应内外环境,在适应诸多限制条件的条件下产生新的灵感,造物设计便会巧夺天工。

1.2 适度

中国传统造物理念中,根据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要求,要求器物“适宜”为美,强调对于度的把握,这个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标准”。一方面要达到心理的“审美”要求,一方面要符合客观的规律,或是人伦秩序之则。

“尚中为度”的意思是说造物的标准要到达“中”的标准才是好的造物。“中”可理解为对于度的把握。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调控,古代中国所构建的是一种崇尚“中和”的审美格调,在建筑物、器物的风格中十分讲究对称、平衡与协调。

古人在传统造物活动中,是在适应诸多限制条件中寻找和谐的最佳手段,以达到巧夺天工的境界。古人对于材料的制造标准要求极高,力求材尽其用,根据材料的本质属性来满足对于器物的要求。这是对于以“度”的造物理念的一种诠释。

“巧”在一定意义上是实现“道器合一”,而这种技巧到精神的境界仍需长期的经验积累。技巧要靠磨练,修养要靠积累。在磨练中产生一个“熟”字,所谓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然而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驾驭这手段的思想、灵性和美妙的创意。这就要靠修养。而修养是多方面的进取,包括文化的、知识的、艺术鉴赏的和对于生活的观察、体验等,积累的厚实了,便产生一个“悟”字。当艺术家进入自己的悟境,必然会迁想妙得,有所创造。

设计者凭借自己的巧观、巧手、巧思,通过巧计、巧法、巧干,巧妙地适度地适应复杂多变的造物活动,从而达到“精微”之境。

2 物宜工巧-宜的标准

2.1 体宜

“宜”标志着一种適合相称、和谐均衡的状态。事物的适合也好,行为的应当也好,都离不开一个判断的标准,那就是“宜”本身的规定性。

计成在《园冶》中提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的造园精义。因借是体宜的基础法则,体宜则是因借的标准。“因借”与“体宜”密不可分,运用“因借”必会讲究其“体宜”,而“体宜”正是“得体”与“和宜”的简称。“因”是客观存在,“宜”是构筑意识和造作行为。

计成在《兴造论》中提出这样标准,他说: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强调建筑不能完全依赖于工匠,而是要依赖造园者实地考察后的精心规划,这便是“三分匠,七分主人”。造园者不会像工匠那般拘泥于传统的建筑样式,而是会根据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做出特殊的设计与规划,以达到巧而得体的标准。造屋与造园都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得体合宜的标准同样适用于园林的建筑装饰。

计成在其整部《园冶》中常用“宜”、“得体”这两个词,用意为园林设计注重灵活、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已达到好的视觉效果。“宜”作为一个理念,不仅表达一种设计观,同时也是一种审美观。“宜”字小到家中器物摆设相生相宜,大到用人处事治国齐家之宜。凡事要求做到物尽其用,将事物的特性发挥到最大用途。

2.2 工巧

“和出于适”作为传统造物的最高追求,其另一个特征是“物尽其材”的理念,也就是在造物活动中彰显“物宜工巧”的意识。“物宜”主要以因地制宜、随地所宜、因人制宜、因材制宜等因素。“工巧”强调在地理条件、材料选择、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综合创造,并加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这便视为“巧”。《考工记》中:“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造物思想提出了“工巧”的重要性。

在传统造物当中,强调实用技艺、讲求实用功能普遍存在于古代器物和造物行为中,其中对材料、工艺乃至形式的重视表现得尤为强烈。如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器具》中所言:

“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费,古制作极备,非若后人苟且。上至钟、鼎、刀、剑、盘、匜之属,下至玉隃糜侧理,皆以精良为乐。”

古人在制作器具时,讲求实用,不惜工本,所以制作工艺非常完备。“尚用”二字,寓意有二:一为造物之由则为了人的生活所需,就需要实用、适用,可见文震亨论造物思想之一斑;二是凡造物务必讲究质量,不管大至钟鼎,小到纸墨,其工“极备”,不是偷工减料,以求“精良”。这样造出的产品经久耐用,是他的造物质量观。

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最终都必须通过因材施用、因材施技、以技成器才能得以实现。因而,“物宜”是传统造物活动的先决条件和最终手段。因为材料性能的不同,使得人们在造物活动中需要以实用和审美功能的选择其适宜的材料。古人在造物中尤为注重顺应自然的物性,遵守其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工巧”的层面。

由此可见,造物得“宜”便能成为衡量造物品质的一杆标称。

3 适中人和-人的作用

传统造物中的人和是建立在“物宜工巧”的基础上,强调人在生产、制作活动时的主动作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天”是以自然界为始,“工”以人的技巧或技术为手段,“开”以发掘与开发的过程,“物”则是以有用之物为最终结果。“天工开物”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人工的技巧来发现并创造天然界之间的有用之物。它重视造物技巧和创造过程,强调“人和”与“工巧”的能动作用。因此,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常常体现出人与物的合一、物与自然的合一,从而达到人、物、自然的合一。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造物中对于细节方面都达到了对人最大程度的关注和体贴入微。正是源于这种细微的态度,我們不难发现中国的造物活动尤为注意人与器具的“和”与“适”。

另一层面的“适中人和”是传统造物的“技以载道”。道家哲学中常以“器”与“道”的关系为《易辞上》中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种观点则表现为重传神高于形似的美学主张。《易辞上》 “有圣人之道四焉…以制器者尚其象…”。“制器尚象”主张通过对自然事物形的模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引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对“道”探求的渴望,“器”则成为解读和传承宇宙间万物之“道”的载体。

总之,“适中人和”不仅强调造物设计本身的舒适性,其本身与人相和的目的性,它还意味着人作为物的使用者,造物设计始终必须为人服务,始终把“以人为本”的观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重外在形式(秩序、规范、法度)的和谐,讲究人为的力量和方法,其结果以平正而和。重内在精神(神、韵、气)的和谐,讲究自然天成,其结果往往奇险而和。这两种不同的求“和”方法与现代设计的设计原则相契合。

可见,“度”、“宜”、“和”三者皆以作为“和谐”为美的目标,达到“和出于适”造物的终极追求。基于此,造物设计文化观念也不断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飞.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金元丹.中国艺术思维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3] 郭廉夫,毛延亨.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师妹华(1989.7—),女,汉族,籍贯:河北邢台人,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造物标准传统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物物与共,美美与共
永远幸福
以木造物
党员标准是什么?
少年力斗传统
淘宝造物节引爆创造力的盛会 华晨宇献唱 天天兄弟PK奇葩说
清明节的传统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