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8-10-21刘阳
刘阳
摘要:初中阶段开设地理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让其形成地理观念、产生地理意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但是就目前的地理教学现状而言,教学发展水平不平衡、办学条件差、教学水平低、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尤其是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问题给地理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有必要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改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途径
造成地理课程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原因有很多:如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忽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的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有联系生活的意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还有的教师不重视地理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就不会在其中投入精力和时间等等。知道了原因所在后,笔者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下所示:
一、善于捕捉生活化教学信息,提升师生地理综合素养
地理课程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宇宙、气候,小到分子、原子,都是地理研究的对象。同时研究地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建构地理和人类的和谐关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笔者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寻找现实生活中地理的影子或者在课堂中引入具有生活气息的例子,还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生活,灵活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地理问题,拉近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如,在学习《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为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提前布置了一项作业:自由结组,搜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实例。这个任务对学生们来讲难度不大,因此各个小组都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等待笔者的检查:只见有的小组搜集了冬奥会举办地点的分布图,找到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地形是冬奥会选择地点的共同特征;有的小组发现受气候的影响,中国南北地区种植的粮食种类不同;还有的小组找到了某个机构的调查数据,该数据发现气候影响人类的性格等等,同学们举出的实例得到了笔者的肯定并趁此时机进入了本课的学习中。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促使学生搜集与气候有关的实例,捕捉生活化气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也加深了同学对本课的印象。
二、把实际生活引入教学活动,改善现有地理教学状况
搜集生活化信息不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把生活化教学信息引入教学活动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改善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教学现状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成为了笔者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一课内容时,在笔者的要求下同学们分小组对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目的是看一看哪种交通工具使用的人数更多、其特点是什么并根据调查数据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议。其实笔者实施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之外,还考虑到八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能通过具体实例选择合适、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果然,这次调查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同学们不仅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还提高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能力,完成了此次的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了一场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的结果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拉近了教学活动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的教学状况。
三、大胆实践生活化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问题之一。基于此,笔者认为生活化情景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场景吸引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在学习《气温的变化》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化身“天气预报员”为大家播放了一段未来一周的天气,吸引了大家的课堂注意力,尤其是笔者播报某省今明两天气温差高达20摄氏度时,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质疑。笔者没有正面回答同学们的质疑,而是为他们播放了一段CCTV天气预报来验证笔者的观点。正如笔者播报的内容一样,有的省份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极大的温度差,令同学们詫异不已。趁此时机,笔者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教材内容上,引导学生学会了看气温曲线图并能够根据气温资料制作气温年变化或者日变化曲线图。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预报创设了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了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并以此为切入口进入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综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课程出现了新的变化——更加重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基于此,笔者在研读新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课程生活化教学途径,即捕捉生活化气息、将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并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值得教师同仁们尝试。
参考文献:
[1]李超.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8).
[2]范圣强.生活化教学让初中地理课堂绽放魅力[J].黑河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