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2)
2018-10-21马菊花
马菊花
摘 要:小学时期学生的认知思维都亟待启蒙,此时学生潜在数学的思维意识,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反馈,恰到好处的给予学生指点引导,启发学生针对数学的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融合到班级的互动中,每个人都阐述自己的见解,在合作下碰撞思维,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及早的进行查漏补缺,填补自己的认知漏洞,实现数学的循序进步。小组合作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后也通过合作分析进行数学的思辨,课堂上更加能够唤起学生的互动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同龄人的互相帮扶下,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看到数学多彩的一面,教师应具备合作的协调能力,构建数学的轻松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乐趣。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课堂 应用
合作能够很好的消弭学生的数学畏难情绪,一个人在独立思考时容易走进认知的误区,对数学的疑问钻牛角尖,且感觉更加孤独无助,遇到难点问题无法化解的时候,学生开始变得不自信,合作中学生一切的不良情绪都烟消云散,他们能够互相鼓励,轻松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学生都融入到数学的探究情境中,不再转移视线,集中注意力参与数学的思考分析,面对新鲜的知识,他们基于合作感受到思考的满足,而不是无所适从。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的氛围是合作的基调,通常小学生的活跃性较高,我们提倡参与活动时,很多学生都能够自发的进行合作分析,教师可先借助一些问题或者故事,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好奇心,或者觉得自己无法破解难点时,就会自然的去寻找其他人的帮助,这时候教师不直接公布答案,学生在合作中会提出不同观点,这就证明了学生是在积极思考的,良好的氛围启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多种想法产生激烈碰撞,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如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给出学生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这样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想出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交流自身想到的解决方法,还能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自私、孤僻、任性、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更多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常此下去,后果将不堪想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为学生创造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机会,学生们也就会在不断交往中逐步学会尊重、接纳、争辩、合作、关心与互助。如在教学《克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天平。我就采用分小组学习的方式来教学,用天平称出一克大豆。四个人一组,每一小组一个天平。四个同学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加砝码,一个同学一粒一粒地放黄豆,一个同学注意观察天平的指针,第四个同学负责记录。每一小组都是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胜过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谦虚、助人、学会了合作,开阔了思维。
三、学生参与探索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最佳途径。数学教师有必要、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同时发挥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进步空间,借此取得数学课改成效的事半功倍。教师要在特定条件下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优质发展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内心看法,在与人合作中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年份周期表”章节时,让学生分别查阅年份不同的日历,定在某年、月、日进行对比讨论分析,把他们有问题的地方提出来,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有的月是31天,这种小组合作式学习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激励和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
四、制定小组合作目标
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分好组以后,要给小组布置不同的随堂任务,或者隔几个小组布置相同的任务,这样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如讲解“分数”时,可以让一个小组在课本上找分数的概念,并让他们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学们听;让另一个小组思考:把一张饼分成四块,小明吃了一块,小明吃了整张饼的几分之几?等等,总之,让每个小组都有任务去做,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去探索。又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概念,可以给每个小组准备13根小棒,让第一组学生用小棒摆成三角形,看能摆几个三角形,余出几根小棒;让另一个小组摆出四边形,看可以摆多少个四边形,余下几个小棒。把这两个任务每隔一个小组安排下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探索,就会对“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个概念产生一定的理解,并将这个概念牢牢记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除数是7,那么最大的余数是多少?最小的余数呢?如果除数是5呢?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他们获得探索的愉悦感。
五、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情境中学习,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良勇.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育德[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1)52-53.
[2]吳志梅.让“预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起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104-105.
[3]刘田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J].教育研究,2016(0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