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初探
2018-10-21郭强
郭强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让学生在感受、实践、尝试、观察、分析、归纳中获得新的思想认识,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鼓励学习质疑问题,激发创新热情
疑源于思,思源于问,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对于学生的各种异想天开,甚至幼稚可笑的问题,只要有一点创新的成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赞许,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他们乐于提问,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逐步做到善于提问。例如,教学《助人为乐》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接到妈妈病重卧床的电话,急急忙忙的赶回家去,途中碰到一位老大娘背着一捆柴吃力的走着,这时小明应该先帮老大娘背柴还是先赶回家送妈妈到医院去?这一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笔者对其独立思考和提问表示赞许,提议学生讨论解决。有的学生说:“应该先帮老大娘背柴,助人为乐吗!”有的学生反驳说:“应该先送母亲到医院,病重不及时送医院很危险,再说帮助母亲也是助人为乐吧!”笔者仍不急于作出结论,让同学们课后继续辩论。事实上,诸如此类问题的提出不亚于问题的解决,它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并能使课堂上甚到课堂外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就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求异思维往往能使某种新设想脱颖而出,并能在多种设想和方案中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创设想象情境,展开合理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联想,也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过程。想象力对创新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创新能力是以想象力为基础和先导的,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意识,更不可能有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用有机、有意、有度的原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了上好《科学技术神通广大》这堂课事先我要求全班同学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课堂上每人谈一个问题。同学们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想象也非常丰富:a,我要发明一个智能机器人,及时为深夜还在批改作业,备课的老师捶背、递茶;b,我要发明一种象鞋一样的飞行器,想走路就走路,想飞就飞。不但不需要停车场地,并且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阻塞等等。同学们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下课铃响了,我才发觉自己和同学们一样陶醉其中。这样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深刻性和廣阔性都是十分有益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就是一种非凡的创造力的表现,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实践操作,拓展创新空间
实践操作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思想品德课要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通过学生观察,拆卸,安装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操作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科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上《科学技术神通广大》时,我特意增加了一个课时,把航空收音机模型和电子军舰模型拿来让学生独立的拆一拆,装一装。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自己“创造”新知,既释放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又容易理解和记忆,大脑中留下深鲜明深刻的印象,拓展了创新空间。
五、注重开放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灵活、多向、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转化为创新人格。例如在上课文《让世界充满爱》时,针对我们的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富裕,花钱随心所欲,这种情况倡议学生买些礼品送给孤寡老人。老师提供以下材料,可口可乐每瓶3元,雪梨每千克6元,旺旺饼干每袋4元,八宝粥每瓶4元,用20元钱买这些物品,你打算买什么物品,到底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送给老人时,老人表情如何?你自己的感受如何?对于购买物品,每个学生都能得出好几种方案,教师对于各种方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我要求同学们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第二堂课上,同学们把自己如何充分利用20元钱买最多的礼物送给老人时,看到老人那么激动的细节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把在场的老师同学的心头都说得热乎乎的,激情似乎达到了“沸点”。在活动中,同学们懂得了为什么不能乱花钱,怎样做到合理用钱,节约用钱,怎样把节约下来的钱最大化的用于献爱心,让世界充满爱。由此可见,学生通过探求某种策略出现了不同层次多种水平的解答,同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学中认识到自身价值,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积极主动地创新精神。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