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同课异构”促教研、助成长

2018-10-21龙先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异构同课异构公开课

龙先辉

一、确定“同课异构”对象

在学期初的化学教研计划中就要确定好本学期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时间、课题、年级、班级。在老师的确定当中,可以选择优秀化学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示范课;可以选择新老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公开课,可以选择新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公开课。时间要与教学进度同步,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后教学设计的修改、具体授课时间。课题的确定当中,要选择大家都觉得学生难掌握的课题,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探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班级的选择当中,可以选择同一层次或者是不同层级的班级进行授课。期初要做到提前规划,提前通知到进行“同课异构”的老师,以便于他们提前做好资料研究、教学设计,并于规定的教研集体备课中进行集体备课。

二、开展“集体备课”环节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是提升本组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化学教研活动中无论是示范课还是公开课,授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后,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集体备课”时,主讲的两位教师分别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预期达到的教学目的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然后参加活动的各位化学教师依次根据主讲教师的授课理念、授课模式,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引课、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突破重点、分散难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方面畅所欲言的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出方法、想计策、挖重点、抠难点。讨论时要充分鼓励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最终达成共识,达到共同学习、相互探讨,资源共享、共同提升的目的。

三、修改“教学设计”环节

进行“同课异构”的两位化学教师,分别根据“集体备课”时各位化学教师给予的宝贵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反复修改,预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寻找解决措施,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再一次进行充分准备,精心策划,最后形成一篇完善的教学设计,既可以用于“同课异构”课堂上的精彩“表演”,也可以用于向教育刊物投稿。

四、进行“同课异构”实战

组织化学教研组所有成员对“同课异构”示范课或者公开课进行听课。在课堂上,每次进行“同课异构”的两位教师在经过反复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在化学课堂上百花齐放、各具特色、风格迥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班级等分别因材施教的采用多种授课模式,有以传统模式为主的教学,有我校典型的“二五一一模式”(25分钟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0分钟的师生探究互动反馈,10分钟的总结反思巩固练习)的教学,有以新课程理念为主穿插传统模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的教学素养都会让同仁眼前一亮:新颖的引课、环环相扣的知识衔接、师生的默契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热烈、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落落大方的教学仪态、抑扬顿挫、幽默的教学语言等都让人刮目相看,受益匪浅。每次两位教师虽然讲授同一课题,但却都能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化学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教学中,特别是青年教师,彰显了他们的风采、可以把新课程理念发挥到极致:教师起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采取小组研讨、师生质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步步深入、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每次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化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加强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创造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五、及时开展“评课”活动

再优秀再精彩的化学课堂教学,也有处理不足之处,也需要共同分享听课所获,总结亮点、成功经验、分析不足的环节或者处理不到位的知识点。示范课或者公开课后,要马上及时组织所有人员参与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中,所有成员依次都毫无保留,敞开心扉的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师生配合默契程度、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新课程理念的运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点评。提出自己假如讲授该课题,会在哪些知識点处理更妥帖,对该教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大家讨论探究如何处理更恰当。通过这样的评课活动,可以将该课题的每个知识点的处理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充分挖掘每个教师授课素养的潜力,可以充分交流情感,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转变老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达到资源共享,促进了本组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课后反思“提升”阶段

经过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课堂教学、集体评课等活动后,要求化学教研组两位授课教师根据这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对该课题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处理技巧、引课的亮点、如何突破重点、分散难点、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容易出现的误区,评课活动中获得的宝贵意见等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归纳,提炼,撰稿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投稿发表,以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达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化学教研中坚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绞尽脑汁的进行教学设计;挖空心思的寻求吸引师生眼球的新颖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技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竭尽所能的教学态度;滔滔不绝、毫无保留的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课后反思归纳总结,对每位教师都是一种磨练和提升,可以加快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成长,以教研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化学新课程理念下,使化学课堂教学走向“高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异构同课异构公开课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深度揭示小数本质的课堂教学——四位名师《小数的意义》同课异构的分析与启示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