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2018-10-21何连师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乐曲读书课文

何连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朗读是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练好朗读基本功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练好朗读基本功。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把字读准确不仅是把翘舌音、送气音读准,还要把声调读够调值。例如“鲜花”这两个字都读第一调,调值为55,可是在没有特别注意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读成54调。又比如调值为214的第三调,学生往往只读到21就不读了,第四调为全降调,可是学生大多时候也只降到一半就打住了。做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注意纠正这些错误,从一开始学习音节就要强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边读边打手势、读声调歌(一声发出高又平,二声一直往上升,三声下来又上去,四声一下降到底)等方法来实现。可以说,学生把汉字的调值读够,朗读就成功了一半。此外,还要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断句、不割裂词语,形成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从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这样,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当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现出来时,必然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的范读能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摹仿是儿童的天性,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亞于教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范读。范读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讲前范读。这种方式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开国大典》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适合于具有一定欣赏性、品味性的文章,尤其是写景状物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例如,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棵巨大且生机勃勃的榕树和树上鸟儿愉快生活的图景,从而深化对本文内容理解,升华对本文章情感的领悟。

三、把握课文的情感

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的一样,只有真正领悟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时,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流露出来。因此,光靠摹仿教师的朗读是远远不能提高朗读水平的。教师在朗读指导前要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其中的感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领悟到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第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情感。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如同锦上添花,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创造情境,展示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情感。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同时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通过视听情境的感染,领略草原的无限美丽,从而激发出朗读的热情与感情。

四、借用乐曲,配以动作

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性、情景性较强,有很高的朗读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最好能借用乐曲,再根据内容配以简单有趣的表情、动作,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动作,使文中所写的景物、故事叩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和体验中找到朗读的感觉、提高朗读水平。中高年级的部分课文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指导朗读。如教学《荷花》时,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教师可以选择古色古香的古琴乐曲作为配乐,在朗读静态描写的那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各种荷花开放的姿态;而在朗读动态描写的那一段时,教师则带领学生和着乐曲,边读边翩翩起舞。这样,在乐曲和动作的辅助下,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也就能很到位地把文章朗读出来。

五、举行朗读比赛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是这样。当学生在我们的指导下读好了课文,我们就要及时给予鼓励。为了形成力争上游的学习风气,可以择机举行全班性的朗读(诵)比赛。生动活泼的背景(黑板)布置,再摆上几盆花,那就是一个小舞台,台上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诵),台下是着迷的欣赏,谁说那不是班级里的明星演出呢?铅笔、橡皮,甚至是掌声都可以成为奖品,但由于比赛激起的朗读热情和学习兴趣是不可估量的。

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当一篇篇课文经过学生的声音演绎成为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旋律时,朗读已经悄悄扣开了学生的心门。学生不仅爱上了朗读这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也爱上了充满无穷魅力的语文。“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朗读让学生走进了课文,走进了意境悠远的语文乐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学会创造。

猜你喜欢

乐曲读书课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悲伤的乐曲
读书为了什么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