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018-10-21王尧亮
王尧亮
探究性学习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认识方式。它是让学生在探索、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行动中尝试性的探究化解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并在尝试中不断修正自己已有的假设直至最后得到确认,从而实现创造性的学习。那么,如何把课堂变为探究性活动的课堂,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一、融入情感,走进学生学习生活
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应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留足时空,鼓励求异
学生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发现表达出来,不人云亦云,看问题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角。这是探究性学习所追求的效果。要想达到此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尽可能耐心地给予回答,善待学生的求异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首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手段,鼓励学生的求异提问,千方百计地保护儿童爱提问的天性,允许并接受学生对他人的结论、观点说“不”,并且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而不盲从他人的学生。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还要交给学生一些求异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比较、尝试、思考、找矛盾等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
三、指导探究,寻求突破
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课堂教学中能否可以体现探究精神,教师应应引进答辩形式,即:其他同学在听取某同学汇报后,随即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探索小组则要给予相应的回答。在思辨的学生互动中,各小组研究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体现的更为明显。有时一个小小的疑问,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交《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时,要求学生再举些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时,同学们七嘴八舌举了很多例子。其中,又有一些同学对某同学举的例子提出质疑。于是,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经历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的反思等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这样不仅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逐步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总之,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有效教学的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