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8-10-21张国宝

文存阅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学习兴趣

张国宝

摘要:数学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试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们要想在教学中求“新”,求“变”,就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取用创新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手段、活动,引导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新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教育模式

兴趣是人对特定事物、活动以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兴趣,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直接兴趣的作用时间短暂,而间接兴趣的作用比较持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数学教学中采取用创新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数学老师要想在教学中求“新”,求“变”,就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手段、活动,引导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在不同年级学生中始终运用创新的教育方法,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试题,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一、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其实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是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数学知识的获得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而不是靠他人的告知而获得,因为这种发现对于学生掌握知识会理解的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多了。学生不但会在探索过程中更好的发现和掌握规律。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了知识。

二、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的数学计算本来就是很抽象、枯燥的,学生对计算题不感兴趣。那么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顺序,学会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的准、算的快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试题,同时讲究训练方式,来激发计算兴趣。寓教于学、寓教于乐。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不但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准确性极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是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所以新课改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学到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了相同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以及适量的沙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看几杯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能灌满一个圆柱容器?各小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很快地得到了一个共同的结果:三杯装满沙子圆锥体积等于一个圆柱体积。V锥=1/3V柱,进而推导出公式V锥=1/3SH。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在自己动手实践活动中学到新的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比起我们教师直接做实验要理解得更加好些。这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自主的数学实践和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三、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都能动起来,教学活动要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使“不同的人在數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后进生的学习,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都能成功。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节内容时,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认识线段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看、画、数,由浅入深的逐步形成线段的概念,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开创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意图,在射线与直线的教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观察与实践,知识面逐步扩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乐学的兴趣。从始至终,全班每个人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慢足每个学生的数学需求,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探究。对直线、线段、射线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掌握了他们的特性。这样才能正确的判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那些是射线?

数学教学活动也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新课改中,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每个环节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反思能力,以学习效率高为目的,在数学学习中事半功倍。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一个相当长的路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瑞杰.数学学习的联结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6).

[2]潘琰琰.中美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数学教学研究,2010(03).

[2]赵笑梅.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基本经验[J].教育科学研究,2001,(12).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学习兴趣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