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反思

2018-10-21单飞翔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单飞翔

摘 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贯穿整个华夏民族。他的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几乎已经完全普及的成绩让世人震撼。然而今天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崇洋媚外、过分拔高国外教育思想的风气。一提到欧美、日本等国家的教育思想,总会以一种仰视的角度去看待它们,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外正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李静了2000多年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并在后人不断完善和更新发展下,几乎集聚了整个中华民族所有的教育智慧,已经不是孔子一人之思,而是中华之思。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应该被深入探究,更应该成为我国教育自信的强大后盾。

一、教育目的论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地位和权威逐渐被瓦解,群雄割据,“邦分崩离析”。作为宋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孔子一心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因此孔子希望通过自己办教育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和报复。为实现恢复周王室、国富民强的治国理想,孔子将教育目的的定位为“学而优则仕”。[1]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出有博学的知识应该成为度量一个人才的标准,对于没有足够学识的人不能够委以重任,否则便会成为“贼夫人之子”而祸国殃民个。另一方面,想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只有渊博的知识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一定的时间能力。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学不在多而在于实用性,在于将知识与时间问题想联系的能力。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要是培养博学而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治国人才。

孔子的教育目的放在现世也是适用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的不应该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而应该是能够将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人才。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一定需要培养可以随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但是在教育培养和引导下,应该是有着爱国情怀的有志青年。

二、教学方法论

(一)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而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简而言之,不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种观念在现代看来似乎平淡无奇、合乎常理,但是在2000年前等级观念十分严重的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义疏》)孔子弟子三千多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年龄层,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见一斑。但是孔子在招收弟子的时候回十分看重学生求学的态度。在《孟子·尽心下》中有评价说:“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学生只有“心至”才能入孔门学习。

另外一方面表现在孔子对待自己儿子和弟子的态度上。陈亢曾问于孔子之子伯鱼:“子亦有异闻乎?”,并在听完伯鱼的回答之后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由此可见,孔子在对待求学对象的时候一视同仁,对其子也毫无偏私。

(二)言傳身教,正身服人

孔子关于正人先正己的教育思想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坚持身教示范、发挥人格力量的教育原则。,这对今天的教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单凭巧言善辩,再多的语言也是空洞的,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表率去激励和感染学生。正所谓:“射不善而欲教人,人不学也;行不修而欲谈人,人不听也。”(《尸子·恕》)教师如果自身失范,言行不一,其教育作用也是微乎甚微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三)不鸣不叩,启发教学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句话被人们用来描述其启发式教育的标志性证据。所谓“愤者”,意为“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意为“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孔子认为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愤”、“悱”表明孔子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学实际,要求在学生“心”、“口”欲达而未达之时给与引导,不鸣则不叩。

孔子却是十分强调人应该接受教育,但是与墨家主动上门推销教育又是不同的。孔子虽然要求学生有求学的心态、教学要把握教育时机,但是这并不表示孔子是消极等待教育机会的人。例如孔子时常与弟子们席地而坐,积极讨论。有一次孔子主动问子路等人:“智者若何?仁者若何?”(《论语·子路篇》)通过主动提问的方式引起弟子们的思考。

如今的教育也应该重视类似于“产婆术”的循循善诱的启发式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具有前瞻性的引路人,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四)各因其材,个别教学

孔子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人的基础和天赋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应该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于是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是每个学生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千徒一法。朱熹在《四书集注》当中评价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首先孔子十分擅长并乐于了解学生的特质,比如学生的社会背景、性格、智力、年龄等,然后根据不同血神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而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例如孔子家那个学生的性格划分为“狂者”、“中行”、“狷者”三种类型,将智力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种类型。人生而不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科学家,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天生擅长“治赋”,有人则长于“为宰”,不同的人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当时有弟子问于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予了子路和冉有不同的回答,公西华听完之后很迷惑,孔子答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由因材施教方法引申出来的个别教学法。现在看来,个别教学法确实应该是因材施教方法里面的应有之意。《史记·孔子世家》里面便有记载,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做到了“子路出,子贡入见”、“子贡出,颜回入见”这样的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班级授课制在西方夸美纽斯的提倡下以及当时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完善后传入中国,为中国的普及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班级授课制的巨大成就似乎让国人忘了自己发明的个别教学法,在当今中国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情况下,小班教学甚至个别教学将会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国人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汲取我们古人的智慧。

(五)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礼记·学记》中有记载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孔子认为学生有不同的“失”处,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知其“失”而不是责其“失”,做到扬长避短。用在现代教学指导意义上来说就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重视学生的优点并积极开发其特长的同时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改善。

现今的教育中,过分注重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给予的不是“救失”而是责备,更过分的是不仅责备学生的过失之处,还进行人身攻击,使得学生不仅无法改错,甚至失去了学习的自信与动力。孔子则认为对于“救失”应该是“薄责于人”(《卫灵公》),“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颜渊》)。许多教师不仅没有努力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也没有用有效合理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弥补缺点,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孔子的“长善救失”的教育方法正好给如今一些自以为方法得当的教师敲响了警钟。

(六)榜样教育,能近取譬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是极具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模仿行为,而榜样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都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尤其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儿童,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孔子也善于运用榜样的力量,經常拿颜回作为好学的榜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颜回这样的榜样在孔门弟子的教育中起了十分重要的榜样效应。

人作为最具智慧的生物,其模仿的对象不仅限于人,对于事物尤其是人们赋予事物意义而表现出来的精神层面也可以效仿。现在许多教师对于树立榜样的教育意识是有的,但对于如何树立有效地榜样则多数教师表现出茫然、不确信甚至不知所措。孔子提出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在树立榜样的时候应该做到“能近取譬”。首先,榜样应具有时代性,要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雷锋作为现代好人好事的代名词已经家喻户晓,但仍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榜样范例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不要说效仿了。时代在发展,教师在选择榜样的时候要结合时代背景,这样的榜样才“时髦”而应景。其二,榜样应该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就近取喻。孔子在一次给学生讲课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松柏,即兴发挥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取喻于周围生活,将松柏拟人化,启发学生应该像松柏那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做事不忘初心。可以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必须有切实的案例,这样树立起来的榜样才是生动的、高效的。

三、学习方法论

(一)学思结合,思学并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孔子强调学习和思考是治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只是席地而坐地空想容易导致无意义的猜测、主观武断、固执己见甚至自以为是等的不良治学陋习。但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和总结,容易导致知识的机械积累,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串联成一个整体,更不可能由此产生知识碰撞的火花。清代儒学家陆世仪在《思辨录》里面阐发说:“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还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也有几乎与孔子完全相同的言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原则往往是一致的。众多伟人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学思须同举。现在的学生尤其是现代大学生眼高手低,想得太多而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创新与进步确实需要思想的碰撞,然其不知“思”指基础是“学”。在治学的道路上,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学是思的准备,思是学的升华。

(二)为学由己,好学乐学

正如现代终身教育思潮要求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种持久的源动力。如果这种源动力来自于外界,那么可想而知动力就会迅速衰竭。孔子提出,学习的源动力必须来自于自己,这样的动力才是持久永恒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足见孔子对于学习自发性的重视与追求。这也符合我们现代教育中的一种公认的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符合现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内驱力的理论。

孔子不仅强调学习的自发性,还提出学习要有自觉性。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在《述而》当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仁”,为“仁”任重道远,但只要心中有“我欲仁”,离目标就不远了。用“五日三省吾身”的方法,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反省。学生须明白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实践者,保持一颗对万事万物都有兴趣的好奇心,将学习视为兴趣而不是负担。做到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三)学而不厌,温故知新

高考结束后试卷像雪花一样的校园里飘飞的现象越来越多了。表面上这是学生宣泄内心压力的方式,实则是学生对于学习已经厌恶到了无可容忍的地步,以至于要撕碎试卷来发泄内心积压怨恨。九年义务教育加之三年高中的学习,学校不但没有培养出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反而制造了大批量厌学的人,这本事就是对现代教育极大的讽刺。孔子早有先见之明,认为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会学习的人。

会学习的人有两个特点。其一,学而不厌。《论语·述而》中记载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正如前文所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原理,长期从事某一事件容易产生倦意和惰性,从而心生厌倦之意。学问不厌之“厌”不是厌倦的意思,而释为满足之意。社会心理学指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人的欲望。孔子认为学生应该有不满足于当前知识储量和学习状态的欲望,从而不断促进自己在学习之路上持续前进,乘风破浪。其二,温故知新。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同年龄时期对于同一知识的认识是可以有所不同的。比如在中学学到的牛顿第二定律,它的定义域是不连续的,而到了大学时期学过微积分之后就发现其定义域其实是连续的。对于旧的知识或者经验有新的体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看来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建构,也正是学习的本质体现。孔子强调学生们去反悟旧的知识,并希望能够有心得体会。这其实是在引导学生们把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重新整合、升华。学习是质的飞跃而不是量的增加,这才是学习的真谛。

(四)一以贯之,择善从之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我们都知道知识是无限的,尤其是在这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用有限的人生去去掌握无穷的知识本身就是伪命题。从而孔子提出“一以贯之”的学习经验,认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应该抓住精髓之处,贯穿整片知识的海洋。在现实学习中也是如此,练习题和模拟卷是永远做不完的,课本也不可能容纳人类所有的智慧。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抓住知识的主心骨才更容易获得完整的知识面,而不至于在知识的海洋里失去航向。

当有了学习方法和指导思想以后,就要开始有选择性地去汲取有益知识的营养。在这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信息量爆炸式地增长,有善有恶,法律法规的约束力量和范围也毕竟是有限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的选择。孔子提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认为,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人的闪光点,当看到他人身上有不足之处的时候也要不忘反省自己身上事有类似的缺点,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选择知识的时候也是如此,要有一颗能够甄别善恶的心,弃恶扬善,汲取精髓。见贤思齐的精神是一种学习的修为,择善从之便是我们做出选择的标准。

(五)敏于事而慎于言,少说空话多实践

孔子是个非常重视学生实践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朱熹在《朱子语类》里面又为其注释为“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这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实用的道理:认识源于实践,学习道路上要多做事少说话。孔子为了能够培养出博学而又实际工作能力的国家栋梁,要求学生具有的核心品质“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强调:“力行近乎人。”(《礼记·中庸》)

参考文献:

[1]赵跃红.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6):4-6.

[2]杨国欣.孔子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6(8):48-49.

[3]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J].孔子研究,2004(4):37-40.

[4]乔晖.孔子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师的教育素质[J].教育探索,2004(6):115-117.

[5]郝慧芳.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J].船山学刊,2007(3):113-115.

[6]吉爱明,丁泗.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8(15):57-60.

[7]王雪峰,高暢.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4):85-89.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实验小学新校区)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