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三种权力”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
2018-10-21陈滴滴
陈滴滴
摘要: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出问题和不良苗头,高校要敢于举旗亮剑,善于守占阵地,勤于苦练内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决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切实增强坚持党的路线、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守护青年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照耀下坚定地走向未来。
关键词:“三种权力”;意识形态
一、敢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感召力逐渐增强的同时,来自外界错误思潮和非法传教活动等活动也在向国内渗透,有部分高校对此警惕不够、防范不力、不敢亮剑,个别教师没有做到“学术无禁区,课堂由纪律”,或发表不当言论,或对错误的思潮没有旗帜鲜明的予以批判,或者在师德师风方面自律不严。对此高校党委必须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对于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问题“零容忍”。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前提在于构建健全的意识形态责任制。要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敢于担当,牵头抓总负总责,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顶层设计、综合研判和全面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巩固并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入人心。
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防范和管控机制。高校加强对各类学术讲座和報告会的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应建立起完备的审批报备制度,尤其严格执行境外人员来校参加学术活动的审查报备,凡有境外人员参与的学术活动,都安排专门人员全程参加,加强监控,决不给错误思想和不当言论提供传播空间,防止“洋垃圾”影响中国孩子。
二、守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管理权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反渗透”也要“善融入”,通过加强阵地建设,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主动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行为养成中。
要守好课堂主阵地。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全部教学过程,既要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又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确保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心同向,形成育人合力。高校要明确要求所有教师在承担专业教育的同时,都切实肩负起思想引导的责任,进一步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底线意识。
要守好网络阵地。在互联网这个舆论传播和舆论斗争的战场上,要能够“顶得住”“打得赢”,打造晴朗网络空间。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育人工程,打造网络育人品牌,制作传播贴近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内容产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1]。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信息员队伍和网络宣传员队伍,深入论坛、贴吧和师生微信群、QQ群中,收集舆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要守好教材阵地。教材就是最重要的融入途径和载体之一。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高校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或组织,负责把握教材内容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对教材选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坚持教材选用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等工作。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正本清源。
三、练内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让学生正确树“三观”,就要对高校教师严把“三关”。
一是严把“政治关”。全面提升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把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每位教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高度重视话语权的争夺,抵制西方话语霸权,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不断扩大意识形态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把政治理论学习从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全体教职工,推进学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切实增强广大教职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在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双高”教师中发展党员,“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更多优秀教师吸引到党组织中来,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强力量。
二是严把“过程关”。提高政治标准在教师考核中的比重,实行政治考核一票否决。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过程督导。确保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认知基础上产生认同,在认同基础上产生信念,在信念基础上自觉践行。进一步壮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丰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发挥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知名校友的模范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引路。
三是严把“师德关”。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教育、宣传、考核与综合评价、监督、服务保障等机制。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首要标准,合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效。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既要举旗亮剑、寸土不让,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各级党组织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感受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让学生拥有“世界眼光”的同时守护好一颗“中国心”。
参考文献:
[1]唐樵,代浩云.大数据时代高校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 (04):131-137.
[2]袁世军,王庆杰,李会富.旗帜鲜明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5 (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