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反向思维

2018-10-21杨慧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采访

杨慧

摘要:在新闻采写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一般都会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倾向于从以往经验中来思考新问题。这就导致大部分新闻记者在进行报道和写作时,尝尝依赖于传统的思维与习惯,而不是对于新想法的创新和探索,固定在一个思维的模型之中。这种采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状况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反向思维在现代化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则是结合现在的新闻媒体环境对新闻采访写作中反向思维的基本特点及运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反向思维

在现代新闻媒体中,反向思维在新闻写作与采访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媒体单位注重记者的反向思维能力,反向思维也在不断地推进着新闻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反向思维能够极好地激发记者的创新精神,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涉及面和报道角度,是对于事件的认识,以及客观的反映。在新闻工作者将新闻传播给社会大众时,反向思维能够帮助他们从传统的思维束缚中挣脱出来,开辟出新的报导领域。而反向思维的运用还能够有效提升新闻工作者在工作时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提高对于事件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在二十一世纪的新闻工作中,反向思维的融入能够首新闻采写工作更具特色,不断呈现出新闻工作的崭新的一面。

一、新闻报道中的反向思维相关概述

(一)方向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定义

在现代化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种较为引人深思的现象:在社会生活涌现某一新闻事务或者时代人物时,各类媒体都会前仆后继地蜂拥而上,使新闻热度不断提高。部分研究者将其称为飞蛾效应,那些相擁而上的媒体则是“扑火”的飞蛾。这一切的报道大多数都是从同一角度出发的,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但有少数媒体也能够从中发现突破点,从相异甚至相反的角度来进行报道,从而提升整体的传播效果。这种报道方式就是反向思维,同时也被称为求异思维。

记者在新闻的报道及写作过程中能够运用发射性的思维,不被传统思维所固定,使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答案的寻找,从中获得更加全面与多样的结论。因此,也可以将反向思维称之为发散型思维。相比于求同思维的传统性,反向思维更倾向于开创与突破,主要目标是追求与众不同的角度与表达。反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于同向思维的挑战,是对常规的质疑。反向思维在新闻写作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运用方式,能够促使大众在已有的答案之上,更进一步的探索其中的新观点,这也使其能够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更加频繁。反向思维的运用是对新闻内容的拓展,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具深度与宽度。

(二)反向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

反向思维中的流畅性特点是指心智活动的灵活变化同时反应较为灵敏,一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重概念的表达。而流畅性的思维则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最后归纳为一个角度的多方面内容。流畅性特征体现为四个方面:词语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联想流畅性及表现流畅性。流畅性特征是反向思维的重要核心。把握了反向思维中的流畅性特征,能够使新闻报道与写作更加完善,主要是由一个基本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寻求新颖的角度,扩大求异量。在思维的初级阶段时,反向思维的流畅性能够最大程度的将个人观点进行拓展。

2.变通性

变通性体现为思维的随机应变能力,要做到不局限于某一方向,同时也能够突破消极思维定是的枷锁,善于思维的变化与跳脱,从而使得思维角度不断丰富,能够有多方向的角度与方向来进行选择,最终形成一张丰富的思维网。变通性在反向思维中有着较高的难度,同时也具有更大的价值。它能够促使思维向不同的点和面进行延伸,常常能够帮助记者拥有更加超常的构思,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与思想。变通性是流畅性的进一步拓展,强大的变通性能够使记者在写作时获得更好灵感,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报道。

3.独特性

独特性是反向思维的本质,不仅仅能够多角度的进行思考,还能够运用崭新视角和观点去对待事物和反映事物。独特性代表着反向思维最为高级的追究目标,在流畅性与变通性的融合之下形成反向思维。在整个思维中,由于思路的局限性,容易使得在思考方向上的不通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进程缓慢,甚至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如果一直沿着同一个思维继续思考,难以进行延伸与拓展,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沼泽地”。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畅通和变通是反向思维具备独特性的基础条件。而在以往的新闻工作实践中也可以得出,能够运用独特的观点进行报道,拥有创新思维的新闻工作者往往都具有着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而形成这种思维的环境因素则源于工作者丰富的知识层面以及活跃的思维方式,脑海中的创新点也能够得到不断地涌现。

二、运用方向思维开展新闻采访写作

(一)根据新闻采访内容运用适当的采访技巧

运用反向思维,能够帮助记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与审视,并从中获得更加新颖的新闻内容。这就要求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清晰的了解到采访对象以及本次的采访目标和采访定位,在对新闻事件进行基本的审视之后,完成采访脉络的制定。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在即兴采访中,记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适应现场环境,才能够具备对事物的辩证能力,从而立足于现场的调查进行思维的突破与创新。同时为了提高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使观众能够产生生临其境的感觉,记者要通过快速的思考多角度地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与此同时还要见缝插针地发表自身观点,力求突破传统,通过不同观点的寻找来做出对比性的报道,报道内容更具深度。

为了保障新闻采访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充分发挥反向思维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还要不断地拓展新闻采访的范围。只有不断发现新的新闻线索,记者才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中队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审视,保证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性,从我时获得的新闻信息更能够引起大众共鸣与社会关注。

(二)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般来说,新闻采访的观点会直接影响到新闻写作的视角。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能够以新颖积极的视角进行报导,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提出创造性的思维观点。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对事件的高度还原和深度剖析,记者必须要融合自身的观点的想法,才能够使新闻写作更具生命力,提高报导的活力。在新闻事件涉及到社会的热点问题时,节目的播出和报导的发表会迅速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与议论。对于炙热的新闻话题,各样的报导必然是层出不穷的。此时反向思维也能够帮助其另辟蹊径,通过独特的视角将新闻事件进行呈现,思维的发散性直接体现了报导内容的独特性,为大众带来更加全新的理解与观点。这就要求记者在运用反向思维的基础之上,根据新闻事件尽可能的進行扩展,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审视新闻内容。甚至还需要记者能够结合现代社会的具体环境对新闻内容进行全方面的审视,赋予其打破常规的动力与保障。

对常规思维的突破不仅仅能够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引导受众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在宣传雷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精神时,不能再通过传统的事件报道宣传来达到目标,尤其是在经济市场异常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经济意识也普遍较高。再加上我国社会的道德风尚还有待优化,人们在做善事时不免会瞻前顾后,而普通群众由于自身生活水平也有心无力。而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雷锋精神的新闻宣传,则需要运用反向思维,从群众的生活保证入手,只有全面提高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才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准则,从而驱使更多的人主动帮助他人。这就要求必须从时代特征来挖掘新闻视角,做到报道能够与基础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够使新闻事件更具真实性,拉进新闻与基层人民的距离,从而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与支持,形成优良的社会反应。因此,记者在进行报道与写作时,不仅要善于应用反向思维多方面的挖掘观点与角度,更要不断贴近群众生活,才能够使得新闻写作更具价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闻采写中,正确把握反向思维的运用,深入分析新闻事件能够使其更具时代特色,引起社会共鸣。但在运用反向思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新闻事件真实度的追求,不同角度的探索无法离开基础的新闻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延波.新闻写作中反向思维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 (4):00026-00026.

[2]申时品.新闻采访写作中的反向思维分析[J].电视指南,2017 (17).

[3]马志.谈新闻采访写作中的反向思维[J].活力,2012 (10):200-200.

[4]吴兵兵.透析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J].科技传播,2012 (9):46+48.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新闻采访
网络环境下电视台记者的角色定位及新闻采访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简析新闻采访写作能力的培养
新闻写作对古典文学的借鉴